「洗唔洗浸?」「洗!唔洗浸!」「洗?唔洗!!浸!」

本來準備寫有關崇拜詩歌內容的文章,可惜一直在聖洗上的反省,令筆者很想先寫下這一篇,以免這團火熄了。當然,在這裡要先說明:歡迎討論,不喜勿插。

一位牧者這樣說:「They called themselves Baptist Churches but they sometimes ruin the meaning of Baptism」也許這句話會得罪很多人,但筆者的確對於某(些)宗派在聖洗上的解讀有所保留,所以即使是得罪人,也想說說、分享。然而,筆者也是某宗派的會友。

近日參加天主教聖本篤堂的一個提前主日彌撒,當日是「傳教主日」,也是兒童聖洗的日子,三代經課分別是:以賽亞書(60:1-6), 啟示錄(1:3-8), 以及約翰福音(17:11, 17-23)

彌撒如常地進行,認罪禮、光榮頌之後,神父邀請了各父母帶著準備領洗的兒童到台前,神父詢問他們是否願意讓他們的孩子接受聖洗,歸入基督,領受天主的恩寵;接著就為將要領洗的兒童逐一祝福及在他們的額上畫上十字架的記號,然後便囑咐這些兒童的父母要守護他們的兒女,並且兒女就是他們每天首要傳教的對象。

聖道禮中,神父說傳教首要做的是對內,不是對外,對內是指我們每個人自己的信德、愛德是如何,正如福音所說,我們要受真理的祝聖,當天主子基督要派遣門徒到世界去時,祂最關注的是門徒是否在天主的愛和真理之中,天主子關注他們「是」甚麼而不是他們「做」甚麼。天主子祈求天主讓門徒好像天主和天主子一樣的合一和互愛,當真理在他們當中時,他們自然能夠叫世界看見和相信天主⋯⋯(節錄)

聖洗時,神父也是奉聖父、聖子、聖神之名為兒童施行聖洗。其間一個男嬰也許因為不爽?他極力地掙扎,神父打趣說:「我們有時也像這男嬰一樣,明明在天主的恩寵下,都總是要掙扎一輪,才肯皈依天主的懷抱。」

聖洗後,父母再帶著已領洗的兒童站在台前,神父為這些兒童傅油,這個傳油禮,意義就是叫那些剛受洗歸入基督的生命,既已受洗歸入基督,也當領受從基督所賦與的職份,就是君王、先知和祭司的職份,也帶出了領受上主恩賜和被上主差遣到世界去的意義。最後,一起領受聖餐,整堂彌撒就在聖道和聖禮底下,一脈相承。

筆者並非要討論兒童聖洗,只是想藉一次參與聖洗彌撒的經驗作反省和分享,重點是在於某些新教教會如何看待聖洗這回事,尤其是當某些教會基於領洗的方式不同而要求已受洗的信徒,在轉會時要再「洗」,究竟所謂何事?筆者當日所領受的都是全身浸入水的聖洗方式,坦白說這種形式的確叫人十分深刻,入水一剎那的衝擊,被水包圍著和出水一刻的感覺,全都將出死入生這回事形象化起來,說到底,灑水方式的聖洗也許未能有這種效果。雖然如此,但兩者都是聖洗,只是方式不同,兩者都是叫罪人出死入生,進入基督的生命之內,領受上主恩賜的聖洗,何以我們要因為方式的不同而要別人「再洗」呢?

有更荒誕的,就是有教會要求傳道同工事奉滿某個年期就要轉會至該教會,若同工本身所受的不是「浸禮」的話,便要再「浸」。其實究竟是何來的勇氣,令施洗的牧師有「力」再問這位預備領洗的「傳道同工」是否相信聖父的創造?是否相信基督的救贖?是否相信聖靈的工作?又是何來的勇氣,令施洗者說:「既然你已經相信耶穌基督⋯⋯又在眾人面前承認,我就奉父子聖靈的名為你施浸。」這些問題,見工的時候沒有問清楚嗎?教會會聘請不相信三一上主的同工嗎?大家有沒有見過「再浸過」的同工?筆者見過,真的見過。

當筆者有機會與長執牧者討論「再浸過」這回事的時候,答案總是離不開三幾個,例如:「我們是某某宗派,浸是我們的傳統。」「這是入會儀式。」「受浸的人都沒有異議,無為討論吧。」

對於某些所謂的宗派傳統,筆者會問是那時開始的傳統?若根據猶太人在宗教禮節上的傳統,全身浸入水中作為悔改的行動是他們的要求,而且要在活水中,即河流,湖也不可以,要流動的水,不可以在「一池死水」裡面。

若以浸信會為例,是17世紀時General BaptistsJohn Smyth那一套嗎?不知當代的繼承者們知不知,他們起初也是向受洗者灌注(Pouring Water)?直至1642年間,全身浸入水的禮儀才開始成為普遍被採納的禮儀,Edward BarberA small Treatise of Baptisme or Dipping中,亦解釋了Baptism意思也是Dipping,在全身浸入(Immersion)和灑水(Dipping)之間是沒有爭議的,而同時期的Particular Baptists也有同樣的看法,大家所強調的,其實是認信者的聖洗(Believers’ Baptism)。研究浸信會傳統的當代神學家James McClendon基於嬰兒是否有能力作認信而提出有需要為接受了嬰兒聖洗的人再作認信者的聖洗,而這樣做並不是要否定原有的聖洗,反之是要更固定原有的,一點也不像某些宗派否定其他別的方式那套思維。而且McClendon也認為過遲的聖洗(筆者按:例如臨終),在某方面與嬰兒聖洗一樣奇怪,因為可能兩者都只是在「付賬」(While a baptism too late is almost as strange as one too early, brought together they may just fill the bill)。基於這個傳統,我們有需要拒絕臨終的聖洗嗎?

對於「入會儀式」這個答案,更是令筆者感到可惜和失望。筆者年少氣盛之日,曾當面跟一牧師說:「何不斬雞頭、燒黃紙?」在此要公開道歉一個。但問題是:入甚麼會?人為何要加入教會?是因為人藉著聖洗歸入基督之內,互相連結而成為教會,因此聖洗最重要的是歸入基督,繼而才是「入會」。為何這樣重要的信仰核心,會被另一個似是而非的原因取代了?換句話說,那位非全身浸水的轉會信徒,已歸入了基督,而作悔改的聖洗,只是還沒有 貴教會的會藉罷了!McClendon提倡聖洗不只是一個象徵(Symbol),而且也是一個神蹟(Sign),他以保羅和耶穌的聖洗作例子,前者是回轉(Convert),而後者是一個實現(Fulfilment),我們的聖洗不單是從過去回轉過來的象徵,也是叫人進入基督實在而完滿的生命之中的一個神蹟。再且,浸信會本身對聖洗也有不少內容豐富的神學,例如聖洗是上主的恩典、是人對聖靈工作的回應⋯⋯等等,但是為何一個「入會儀式」就蓋過了一切?入會比上主的拯救和恩典更為重要?當我們要別人「再浸」之時,是基於甚麼理由呢?若入會儀式就是答案,就是重要得非做不可時,何不以另一些行動作為入會禮呢?相反卻硬生生騎劫了聖洗的意義,把它變成入會Party

接受浸禮(再浸禮)的人都沒有異議,不用討論這個話題,說過來,這是對的。不過問題卻是我們作為教會沒有把聖洗的聖經、神學好好教導信徒,只選擇性去把我們要的傳統和目的作重點教導。其實不少的聖洗神學是大公性的,不要一看見「大公性」就甚麼天主教云云,「我信聖而公之教會」就是這個意思,是普世性,是源於基督,是一整體的意思。聖洗是歸入基督,得著基督的生命,叫我們可以繼承基督作君王、先知和祭司的職份;聖洗是歸入基督,藉著歸入基督而加入基督的教會,這是有先後、輕重之分;我們藉著聖洗得到上主的恩賜而不應是單單一個教會會藉,那恩賜是藉我們主基督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功勞而來,不是(單)從教會而來,更不是從宗派而來。

我們視聖洗為何物?我們的聖洗在表達甚麼?聖洗在教會的角色好像淪落於只是會友人數上的增加,傳福音的成績表,是新朋友被「教會」肯定多於被基督肯定,若不是這樣,何來要「再洗」?教會著重的是甚麼呢?有人會認為聖洗不算是聖禮(Sacrarment)而只是一則信仰的規條(Ordinance),這個觀念可以影響我們施行聖洗的方式和禮儀,對於聖洗的意義,是聖經、神學和歷史的結晶,本應該是被看重的東西,卻被一些當代的新教教會忽視,甚至擺出了一臉宗派大於一切的模樣,令人感到惋惜、失望。

(註:這文章的資料主要參考自Bryan D. SpinksReformation and Modern Rituals and Theologies of Baptism

Alan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