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在哪裡?

基督信仰的崇拜是一件很美的事。

在一所宏偉的座堂中,莊嚴瑰麗,一群上主的子民高歌頌讚,同享上主的筵席,以心以靈宣揚上主的尊榮;又或是在一間小小的聖所裡,簡潔樸素,一群上主的兒女舉手呈獻,同領上主的聖言,以真以誠感激上主的恩惠。‭ ‬

自從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不再逼迫基督教之後,基督教在西方社會蓬勃地發展起來,信徒不用再偷偷摸摸地崇拜,不必逼在狹窄的空間、又或是在墳場的一角去進行崇拜,教堂相繼地一間一間建造起來,而且都是由政府大力支持和提供土地、金錢,一時之間整個世界都是上主的聖殿,哥德式的建築,浪漫又神聖的璧畫,閃爍輝煌的(聖)餐具,聖人的骸骨、手稿,四處都被基督教所薰染;在美麗的建築物裡面,教會開始建構各式各樣的禮儀。各樣的禮節,包括宮廷和貴族所採用的,差不多全都被採納加進崇拜的禮儀裡面,那份對禮儀的執著,當中的隆重和氣派,簡直令人嘆服,就連冊封皇帝的禮儀,都由教會去主持,這一刻,教會好像能夠完全體會「願祢國降臨」的精髓。一直至中世紀,教會在崇拜的發展,無論是其建築或禮儀,都發展得十分之美!可以稱得上為「美的宗教」。君不見不少歐洲的旅遊勝地、景點,不都是教堂的遺跡嗎?

當代基督新教教會的崇拜,也很美。有現代化的建築,有些教會更會配備強烈的舞台效果,無論是燈光、音響、科技等等,都能夠讓人感受到崇拜簡直就可以跟任何的節目製作比下去,隨時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美,對外絕不輸蝕,對內絕對精彩。教會也有很高水準的音樂人,所彈奏的都是專業的音樂;也有高級的影音設備,或許一些資源比較豐富的教會所擁有的設置,隨時能夠比美專業的音樂廳。因此,有很多教會都會花不少的金錢去擴堂、裝潢、購置器材,務求令教會變得更美、更吸引。慕道者或正在尋找教會的信徒,很容易就會比這些的美吸引下來,而在這種的美底下,信徒好像會更加的投入,更加盡心、盡性、盡力敬拜,更加看見上主的榮美。

上主的榮美,絕對配得我們以最好的東西去呈獻。昔日所羅門王所建的聖殿,所用的材料是何其的貴重,建成的聖殿更是何其的輝煌,之後並沒有一所聖殿能跟它比下去。然而我們從以色列的歷史知道,最終這聖殿並沒有好下場,從聖經中知道,這樣宏偉、輝煌的聖殿並沒有令上主特別悅納以色列人的獻祭,也沒有令以色列人特別的敬虔。同樣地,早期至中世紀是基督教發展得最快的時間,但也是教會最黑暗和腐敗的時期,教堂只令人聯想到金銀財富,崇拜的禮儀,只叫聖職人員變得高高在上,崇拜變得神秘,神學變得荒謬,這會是上主所要的獻祭嗎?

有一次,在神學院中播映了一個日本歌手的音樂會片段給同學看,強勁的音樂和舞台效果,舉手投入又熱情的觀眾,在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有人問:「那是日本教會的崇拜嗎?」當然不是,但觀眾的情緒、反應、舉止就如我們今天參與崇拜一樣,一樣的熱烈投入,舉手跟著節拍大聲歌唱,台上呼籲,台下和應,也好像我們參與大型敬拜聚會的情景一樣。這樣說絕對沒有任何貶損的目的,反而是要我們細心思想一下,在今天各種各樣的文化底下,我們應該如何持守崇拜的內涵。

崇拜的內涵就是基督信仰的內涵,應該是從道成肉身的基督裡尋找得到:上主藉著創造向世界啟示了祂自己,以十字架上的拯救行動來贖回祂所愛的世界,以聖靈不住的保護世界,叫世界被更新和轉化;崇拜就是要記念、見證、延續這歷久常新的恩賜,我們的崇拜就是要讚美、感恩、宣揚上主的作為,領受上主的聖道和聖餐,祈求聖靈的降臨。若要用三句說話去說明,就是:

「回應聖父的創造和啟示;
記念聖子的救贖和恩典;
經驗聖靈的同在和更新。」

曾經有一間教會,在崇拜唱詩的時候,突然間PowerPoint壞了,畫面漆黑一片,全個禮堂的弟兄姊妹都停了下來,敬拜隊慌忙失色,全場「靜默」。此時,牧師走了出來,跟會眾說:「上主與您們同在。」會眾就回應:「也與您同在。」接著牧師帶領會眾打開程序表繼續崇拜。

我們會否因為沒有了PowerPoint,崇拜就會變得沒有Power又沒有Point?

崇拜的美,就是在於無論任何時候、景況,三一上主都與我們同在。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