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係神蹟
呢張圖好得意,如果耶穌今日要餵飽五千人,可能真係會有呢啲問題。講起五千人,曾經有人問:究竟耶穌點樣可以令講五千人清楚聽到佢講嘢?又無音響⋯⋯
曾經聽過有人話可能耶穌講嘅時候,聲音傳到最盡,冇聲喇,就會有人再將耶穌嘅說話重複傳一次,去到盡又冇聲喇,又再傳一次,直至傳到去人群嘅最尾。(所以講到天黑⋯⋯)
又有人咁樣講,耶穌先教識咗12門徒,然後再由門徒分班教學。
睇吓commentary,學者又話俾我哋聽,因為地形好傳聲,所以五千人都會聽得清楚。
以上嘅解釋,我冇特別嘅回應,但我會諗:究竟耶穌係點樣行喺水上面嘅呢?因為鹽分夠所以浮得起?但好似係淡水湖喎?究竟耶穌又點樣醫好血漏嘅女人?科學上點解釋?耶穌啲口水同埋泥有咩功能,可以令盲仔睇得見?
原來係神蹟。
咁究竟耶穌可唔可以行神蹟以致呢五千人都聽得清楚呢?耶穌行咁多神蹟,我哋都冇問過究竟點解會發生,但係咁多人清楚聽到佢講嘢就要解釋?有啲茅。喺同一個福音片段,點解可以餵得飽五千人?
人如果能夠聽得清楚上主嘅聖道,無可否認已經係一個神蹟。
主佑。
(原文Link:https://www.facebook.com/share/FWemc34j7ifrXQu7/?mibextid=WC7FNe)
灰
在基督信仰中也有一句:「你本是出於塵土,仍要歸回塵土。」這句話是指創世時,上主用塵土創造了人,所以人本是塵土,死後就歸回塵土。
不過這句話並非指人死了就甚麼都沒有。因為上主按照祂的形象造男造女,並且向人吹了一口氣,使人成為有靈的活人。所以即使我們肉身會朽壞並歸回塵土,但上主所賜我們的「靈」,就是我們的靈魂,就會歸到上主之中。
每年預苦期首天都是星期三,我們會聚集一起,一同守蒙灰禮儀,在額上(或手背)用灰畫上十架聖號,藉以提醒我們兩個意義:第一,我們本是出於塵土,仍要歸回塵土,唯有靈魂要歸到上主之中;第二,就是提醒我們要悔罪、回轉,我們本有上主的形象,罪使人失卻了這個形象應有的豐富,也因此與上主隔絕了,唯有回轉,依靠基督在十宇架上救贖的功勞,重投上主的懷抱之中。
人本是塵土,沒有甚麼可誇,唯有可誇的,就是我們的靈魂是屬於上主的。
主佑。阿們。
禮儀讓人得到大滿足(?)
當日筆者是主禮,聽道時不禁自問:「講道後是否依然要按照設計好的禮文去認信和進行聖餐禮?」禮文禮序當然沒有問題,問題是若果硬要做足「整套」禮儀*,就會把當時的薰圍和會眾的心情打散,那又有甚麼益處?所以筆者把整套禮儀改掉,沒有請會眾站起來讀信經認信,反而是筆者站在聖餐桌前說:「弟兄姊妹,我哋都相信上帝,係全能嘅父⋯⋯我哋亦相信主耶穌基督⋯⋯同樣我哋相信聖靈⋯⋯(沒錯,是信經的內容)讓我哋憑住所持守嘅信德,向上主祈禱,為世界、為⋯⋯祈禱。」
然後聖餐禮時,我們沒有沿用本身預備好的禮文,只做了一個感謝祈禱作開始,中間讓大家有一段安靜默禱的空間,沒有音樂、沒有「程序」,讓剛才聖道的內容繼續成為眾人在聖餐禮當中的激勵,然後祝謝過餅和杯,彼此問安之後就開始施餐。
筆者深信,這個看似沒有禮序的禮儀,已經因上主的大憐憫而令眾人都得到關愛、牧養。
無獨有偶,今早在神學院參加早禱會,也是有聖道聖餐的崇拜,短短半小時,只唱了兩首短歌,啟應祈禱,讀福音,簡單的聖餐禮儀,施餐,感恩回應⋯⋯整個聚會都很安靜,除了兩首詩歌,就沒有其他音樂,在寧靜之中帶來被上主關愛的大滿足。
教禮儀的老師常說:「大禮宜簡」,要人得到被牧養,被關愛,往往可能是簡單直接的禮儀。有時我們「攪得太多」了,連上主「出手」的空間也不放過,令事情變得複雜之餘,會眾也未必能夠專注,又或者根本不明白我們在「做甚麼」,最嚴重的,是因我們「攪得太多」而令人對禮儀只有煩厭的感覺。罪過罪過!求主憐憫!
主佑。阿們。
*註:禮儀包含很多意義,本文中所指禮儀的意思只是其中之一,是指任何形式的崇拜「程序」。也可以是我們有時所說的:Flow
本文Facebook link: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vH2DVvLJ863WQVmL/?
神學院早禱會
會幕:上主與人同在,還有⋯⋯
上主要以色列人一同去建造會幕,要他們前進(Forge),脫離昔日在埃及地的奴隸身份。不過在做會幕之前,其實以色列人已做了一項工程,就是金牛犢,這是他們出埃及旅程的一個低點(low point),金牛犢意味以色列人未預備好上主的出現(Not Ready for God),也意味他們仍然依賴或眷戀在埃及地的「安逸」,甚至當地偶像神明的安慰。
金牛犢事件之後,上主重新頒布誡命,吩咐以色列人建造會幕,上主沒有直接把會幕白白給予以色列人,而是要他們一起在上主的指引下建造出來,而指引(出埃及記35章開始)就基於兩個向導:自願性與多元性(Voluntariness and Diversity)。
他們為會幕奉獻,正如經文所記:心受感動、甘心樂意⋯⋯等等,各人自願地把建造會幕所需要的材料奉獻出來,每人所奉獻的都不同,這是第一個自願與多元。然後,他們各人按各人的技能,心裏有智慧,心受感動,依照上主吩咐的方式(出埃及記25-31章),建造會幕不同的部份,這是另一個自願與多元。就是這樣,以色列人整體的自願與多元,將不同的材料、人力集結起來成為了「一」個會幕。他們一起承擔上主所吩咐的「工程」,藉著這個過程,他們由一群被解放的奴隸,成為了一群有所歸屬的子民,望見會幕,不單是上主與他們同在,也是「我(們)」自願參與,彼此分擔的一項工程。
建造會幕的過程,是以色列人從為奴的心態,邁向聖潔國度,作神聖子民的轉捩點;同時也令他們擺脫金牛犢的影響,認清帶領他們的上主。猶太人有這樣的反省:Torah之中,上主用了3章大約47節經文就創造了整個世界,但卻要用很多章節(Dozen chapters and a thousand verses)去指引以色列人去造一個輕便的約櫃(Portable Ark)。
我們常祈盼:上主與我們同在。能夠成功建造會幕,是因為我們自願,也因為我們彼此之間的多元;而我們的自願與多元性,都要在上主的指引底下,才能成就會幕,否則我們只會建了一隻金牛犢。
主佑。
參:《READING THE OLD TESTAMENT THROUGH JEWISH EYES》Rabbi Moffic, Evan.
文章Facebook link: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186202077/posts/pfbid02z5eDj51ZZqhtTJK5dhMzMcKeLJ1VUmCYDMCNJL5HcexLPXjuqN64bZHpMk5JsYubl/?mibextid=cr9u03
The Torah
抄寫妥拉也很講究:墨水是特製的,其中會有樹脂和蜜,也有炭,令「墨水」不用易受損。那張皮卷(parchment)要用「kosher」的動物皮製成,卷在木卷上,不可以因為製作妥拉而「殺掉」一棵樹,樹要自然死去。也不會用任何金屬去裝配,因為金屬有戰爭的味道,而妥拉的最終意義是平安(shalom)。閱讀妥拉時,只可以用一種叫yad 的工具指著上面的字閱讀,因為手上的油和汗,甚至細菌會「破壞」妥拉。
妥拉是生命,當一卷妥拉閱讀過後,不是「放置」在約櫃,是「她在約櫃中休息」(It typically RESTS in a receptacle in the synagogue known as an ark*)。
約櫃其中一個希伯來字源與方舟一樣是 “Teva”,英文是Ark,意思就是約櫃與方舟裡面所盛載的,都是生命。
對猶太人而言,這些不是神學,是生活。
*Rabbi Evan Moffic
主佑。
文章Facebook link: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186202077/posts/pfbid0qT8hoTxcH9vmq3VXWv4tKojd6c5jfaMpJa99HDgmU8sW5RpdvNRwfTb1hUBjZJAFl/?mibextid=cr9u03
讓專業的來(三)
事奉發自內心,心態是緊要的,常言道上主看人的內心,因此在教會中會出現一些:「嚟啦!有心就得!有心上主就會加力啦!」的呼召。當然,上主絕對能夠以奧蹟叫人得著恩賜能力,筆者絕對不敢也不能否定這點,想死乎?筆者也不敢說事奉心態不重要,但可否有多一個角度去看事奉的能力與心態呢?
若果被召者「有心就得」,那麼保羅被呼召時是怎樣?司提反被石頭擲死的一刻,保羅在旁有份參與,「趕盡殺絕基督徒」基本上是保羅被召前的畢生志願,這應該不會是被呼召的心態。不過另一方面,保羅就具備了當時作為「宣教士」的條件,他是大數家的人,受訓於伽瑪列門下,極好的猶太教育,也有研究認為保羅同時具備良好的希臘化教育。(參:The Anchor Yale Bible Dictionary, Article: Paul)因此,對內對外保羅也有足夠的裝備應付各種爭論,是一份優勢。
我們推測上主叫保羅先悔改,有了回轉的心就立志行善,委身於宣教的事工。但同樣我們也可以推測上主「先」看見保羅的背景與優勢,所以出手整頓保羅,再委以重任。當中的次序,我們都不得而知,或者又看看另外兩個例子摩西和大衞,他們真的如我們所想的「弱雞」嗎?
摩西八十歲才被呼召,一個老人家被上主呼召,依然願意承擔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責任。不過,就心態而言,摩西被召時,他對主的回覆與推卸,不似是有承擔的人,根本是不願意,更一度令上主「火滾發惡」。就背景而言,摩西又絕對勝任:牧羊四十年,他熟悉如何帶領一群羊(或人)去找吃的,也會熟悉曠野的危險;作為曾經的埃及人,他會懂得埃及人的文化語言,也因為被「希伯來婦人」湊大,他也會懂得希伯來的文化,因此他既可以與法老爭論(聖經記載中,很多時是摩西對法老說話),也能與以色人溝通。
同樣也是牧羊人出身的大衛,當上主藉撒母耳揀選他時,聖經形容大衛是年輕,而且「面色紅潤,雙目清秀,容貌俊美」。留心,「後生加靚仔,唔一定弱雞。」正如撒上17章所說,大衛一直牧羊,面對很多兇險猛獸,他都以一己之力退敵,保護群羊;他以同樣的身體質素和智慧打敗了歌利亞,聖經只形容歌利亞巨大和大衛年輕靚仔,而我們一向好像有點偏心於大衛的靚仔又寫詩,所以總是覺得他是「弱雞」?同一個邏輯底下,雖然大衛身材未必最高大,但上主因為大衛有這些良好訓練而揀選他,雖然撒上16:7上主說:「不要只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上主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上主是看內心。」上主並沒有否定外表,只是不要「只看外貌」;當大衛粉墨登場時,聖經都是先從外表去形容他,在同一章中,經文也沒有直接描述大衛當時有甚麼心態。
這裡不是要說「勁人當道」,而是想表達有些事奉的確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才可以好好擔當,能力是可以透過學習訓練出來,有些又會因著個人經歷而練成。文中的三個例子,以我們今日的標準,被呼召時他們的心態根本不合格,或者其實聖經又沒有明顯的記錄,但我們可以肯定他們三人在被召時已有一些客觀優勢、條件,及後在事奉過程中被上主教導而改變了很多。保羅從蔑視和敵對基督到「如今活著的不再是我,仍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摩西由「你愛打發誰就打發誰」到多翻向上主求情,承擔以色列人的性命;而大衛在事奉中不停被上主所修剪,從外表到內心一步步成為合上主心意的人。
很多年前跟前輩九指學了幾堂「彈Chord」,九指不是基督徒,但他的一番話至今對筆者依然有很大提醒:「越彈得叻,態度就越要認真,越要再學再練,專業㗎嘛!你仲話彈個啲耶穌歌,耶穌歌可以求其㗎咩?」
能力是一種恩賜,心態有時可能取決於事奉路上的學習、反省和成長,兩者的先與後,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自己的造化。能力是否用得恰當,在乎心態,即使起初如何,心態在事奉過程中都會被轉變更新,也可以帶來推動和轉化,成為能力,當有能力之時,正確調整心態會使我們的事奉變得專業。
讓專業的來,是一個雞和雞蛋的循環。
主佑。阿們。
讓專業的來(二)
樂手B又試過這樣問:「其實呢段嘢唔難,唔使練咁多次啦?!」
詩班員S在崇拜前的彩排後覺得不太滿意,跟筆者反映:「指揮,頭先你聽唔到Alto有少少Flat Flat地咩?點解照解散,唔練喇?就崇拜喇喎?」
樂手A是一個很強勁的樂手,有他在陣中音樂必會有所提升。因此筆者期望他可以出席其中兩次練習(共三次)和不要在彩排中早走,畢竟每個隊員都付出時間和心力。可惜樂手A或者太忙,始終不能出席練習,彩排亦只可「盡量」不早退。由於沒有替補,筆者最後改掉編曲,讓樂手A可以專心忙他的工作。
樂手B總是認為練習的次數太多,對他來說,樂曲真的不難,但以整體配搭而言,真的要練多好幾次,畢竟每人的進度都不同。我請樂手B先簡化一下,等大家都跟上後,才增加難度。「已經最簡單喇。」這是他的回應。筆者明白,那麼大家就再練習多幾次,直至大家都「夾」到吧。
詩班員S的提出,筆者當然聽到,也已經給Alto指導了,她們只是最後彩排時有一下失準。我告訴詩班員S:「我聽到呀,頭先唱完都提咗佢哋,平時都唱到嘅,崇拜都差唔多開始,我寧願比時間大家收拾一下心神。」
讓專業的來,我們知道提升自己技考和一起練習的重要性,練習都是事奉。根據米示拿記載,由30-50歲男性所組成的聖殿詩班員,要隨隊練習五年才可成為正式詩班員「出隊」;專業也可以幫助我們自知沒有時間練習,就該評估一下是否要堅持出隊,當代社會中,「忙」已是一種生活,那麼我們就更加需要好好安排時間;或者總有些事奉者是技高一籌,筆者會問自己,技高一籌的話,是否可以自我調整,與未熟練的一起練好,再慢慢提升整體的技巧?只有我一個突出,這不算是團隊吧。專業的樂手會懂得如何加入少少偶意的highlight,提升音樂而又不會「毁掉」整體的演奏。
讓專業的來,還有十分鐘便開始崇拜,要做甚麼?平時練習有功的話,這十分鐘只要作最後的提點就算,若平時的練習馬虎了事,這十分鐘也幫不上甚麼;讓大家收拾心神,預備心靈,這更為重要。所以往往筆者在這些時候,都只會請事奉人員,收拾心神,好好預備。
讓專業的來,也是一份精神、態度:是對工作(Liturgy)的敬業,對事奉的態度(Attitude)。作為專業的事奉者,我們「有心」出隊,也該「有心」練習,自我提升;作為專業,我們都應該明白團隊的重要性,所謂「齊上齊落」,正如筆者不會用製作音樂的「要求」去要求教會的樂隊或詩班,但整體一同向前進步是一個事奉過程,需要鼓勵和幫助,是要拿捏的功課。
讓專業的來,就是我們平日的專業,加上心靈上的專業,時候到了,榮耀上主,使人得益。
主佑。阿們。
讓專業的來(一)
他是一位彌撒的侍從,每個星期六都負責做同一件事,是一個唐氏綜合症的患者,每星期由母親陪伴回來聖堂,他會先跪下,為自己畫上十字聖號,跪禱,再換上侍從的外袍,在聖桌前左看看,右看看,檢察一下十字架的情況,默默等待彌撒開始。
開始前,他會拿起十字架,小心地捧著行到聖堂大門,等待列隊。彌撒鐘聲一響,司祭與侍從和其他事奉者列隊進入聖堂,步向聖壇。他總是負責捧著十字架,安放好後,就站到侍從的行列之中。
之後整台彌撒,他沒有像其他侍從一樣被分配其他的工作(Liturgy),但他都一樣專注於禮儀之中,筆者沒有見過他敲鐘,也沒有見過他搖香或捧燭台,但每個禮儀他都專注地參與。或者大家會問筆者為何覺得他專注?筆者懂得讀心?非也。當然筆者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他是專注,但至少他的舉止,是專注、尊敬。
他不是一個人事奉,與他一同事奉的,有每星期陪他回來聖堂的母親,有神父,有其他一同事奉的侍從,和整個聖堂的弟兄姊妹,他們彌撒前後會交談,會互相問候,幫助預備,他是眾人的弟兄,又是眾人的幫助,眾人也是他的幫助,也是他的肢體。
坦白說,筆者沒有跟他交談過,不算是認識他,或者他生活有艱苦,或者他表達不到自己的內心深處,但在他事奉之中,筆者看見他發自內心的細緻。事奉是甚麼?也許其中一樣就是上主藉著事奉來觸摸我們,我們也藉著事奉去觸摸上主。有時筆者也會問自己,是否彈琴才算是事奉?捧著十字架進場,不用甚麼專業吧?
但突然想起了一位台灣牧師朋友的話:「讓專業的來。」沒錯!要專業的,要專業的事奉者,「他」和「她」和「他們」都是專業的事奉者。
主佑。阿們。
如果歌詞言說聖道
近年有個現象,就是很多音樂人在寫詩歌時,都很著重於歌詞所言說的內容,很努力以聖經的經文或用字去寫作,是十分好的現象,令崇拜的詩歌在內容上更有深度,更能言說聖道。
然而,偶然也會遇上一些歌詞令人難以捉摸的詩歌,雖然是以經文所寫成,但卻反而令人摸不著頭。想了良久,也想在此分享一下,因為既然費盡心神去把詩歌盡力地「Bibical」,就更加應該盡心地去研究一下聖經一些概念,以致所寫的詩歌更貼近聖經的意思。
近日於崇拜中唱了一首歌,歌詞表達我們被藏於「祢」的翅膀下,白日太陽,夜間月亮也不能傷害我們;在詩歌的脈絡中,這個「祢」是指耶穌,然後歌詞表達耶穌是我們的避難所,他用雙手托著我們,也吩咐使者保護我們。
歌詞所描述的,沒有對錯之分,以文筆或意思來說也是沒有問題。但當我們很著重於「Bibical」的時候,就要留心。例如:當提及到翅膀,聖經一般是指舊約中,上主以鷹的翅膀去比喻他對以色列人的保護;及至新約,印象中翅膀好像除了啟示錄外,就沒有被提及過(若有,請告之),亦不會以翅膀去形容耶穌給我們的保護,因耶穌是道成肉身的基督,與人同在,他對人的保護是直接的,是同在的,是可見及能夠明白的,不像舊約中上主要用一些比喻去讓以色列人明白上主的保護是怎樣,如聖徒約翰所言: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只有在父懷裏獨一的兒子將他表明出來。
而另一處:「他用雙手托著我們,也吩咐使者保護我們」,文字上也是很美的,但於聖經的意思中,就有些奇怪。筆者猜測,這歌是引用自詩篇91篇的經文,但經文所說的是上主(不少譯本依然用耶和華)吩咐使者用手托著我們(經文中是「你」),避難所也是指上主是我們的避難所,在這裡以耶穌說成我們的避難所,在聖經的意思中,似乎有點不完整了。當然,我們也可以說耶穌是我們的避難所,但就視乎字裡行間所流露的,只是我們的情感?還是要以經文為本去寫詩歌?若是要以經文為本去寫作,這樣就有分別了。
或者我們會說:「三位一體,無乜所謂。」但三一上主,各有位格(Person),也有不同的工作,筆者不能完美地解釋三一,但至少對於一些基本的概念,我們應該清楚,比方說:我們不會說聖靈於死人中復活,但我們會說上主聖父藉聖靈使聖子基督從死者中復活;我們也不會說基督創造世界,但會說上主聖父以他的靈,藉他的說話去創造世界,他的靈就是聖靈,他的說話最終就是成肉身的聖子,在我們當中啟示了父給我們。
這些討論不是文字獄,既然我們很強調歌詞忠於聖道,也無謂把大好的歌詞斷送於模棱兩可的意思之中;再且詩歌在崇拜中頌唱,除了作為敬拜的媒介外,也是一個對會眾的教育,詩歌的內容潛移默化於會眾之中,若我們很在意詩歌是否忠於聖道,是否「Bibical」,那麼也應當在寫作之先,把聖經的概念弄個清楚明白,以致上主得著榮耀,唱的人也因詩歌中的聖道得著益處。
共勉之。
主佑。阿們。
守夜禮的意義
(預苦期默想祈禱會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U6bmOMhi892Qe5UgoNXZw)
進入了聖週,從聖枝主日開始,到星期四晚就是立聖餐日,星期五是記念基督受苦的日子。一般基督新教教會,星期六都是平靜地等待基督的復活,也沒有特別的記念活動或崇拜。其實,在基督信仰的傳統中,星期六是有守夜禮儀的,早在主後一百多年已開始,當然意義與我們華人傳統守夜的意思並不一樣。
基督信仰中,守夜禮的意義,基本上有兩個:第一是在黑暗中等待和迎接基督的復活,第二是進行聖洗或者對聖洗生命反思。
迎接基督復活?那麼復活節主日呢?其實兩者有少少分別。前者是迎接基督的復活,在黑暗中、等待中看見復活的基督,而後者是基督復活了,我們一同慶賀,敬拜復活的主。因此早期的守夜禮,信徒會聚在一起,從黑暗等待到天亮,基督就是在天亮的時候復活了,守候的人看見了第一道復活的大光。正因如此,早期教會的聖洗禮會安排這一日曙光破曉的一刻進行,意思就是與基督同死,同復活,聖洗禮安排在基督復活的一刻,受洗者就在水裡出來,與基督從墳墓中出來一樣。而整個守夜禮儀中,同時也會呼籲已受洗的信徒作聖洗生命的反思。
因此,除了週五的受苦節聚會外,我們都預備了星期六守夜禮聚會,誠邀大家參與。時間是2022年4月16日晚上7:30在youtube播放。大家可以留意我們的facebook: Aki Ministry。
星期六守夜禮的英文是:Saturday Vigil,Vigil有守候,警惕的意思,也是基督對門徒的吩咐。我們一同守候、等待基督的復活,也一同以最後一句禱文:「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去默想聖洗的奧蹟與生命。
主佑。阿們。
預苦期中的Hallelujah
守齋不是吃素的意思。守齋分有大小齋,簡單而言,守小齋者不吃帶熱血的食物,例如牛、豬、羊,但可以吃蛋或海產食物;守大齋者就額外地維持每天只會一餐吃飽,兩餐只是略吃小食,其餘時間只取用流質飲品而不會進食,這些守齋的操練(詳情請自行參考有關資料)幫助我們學習簡樸的生活,在守齋時專注於上主之中。而在這個強調守齋的節期中,一般崇拜中都不會唱Hallelujah,因為預苦期之中,我們的心情會傾向與耶穌一同經歷苦難,心情沉重,所以連禮儀也守齋。
剛過去的聖灰日崇拜,筆者所設計的禮儀,卻有唱Hallelujah,嚴格來說,可以說是設計上的「錯誤」,但其實這是一個刻意的安排,今天來揭盅一下。
首先,在一般傳統的聖灰禮儀中,一開始應該以憐憫頌和詩篇51篇認罪,然後就宣讀經課約珥書和省察自己及塗灰。在設計時,筆者認為認罪後又再讀約珥書又再自省才塗灰,整個認罪好像不停地來來回回,認罪的重點是上主的恩典而不是應該無間斷地反思「罪」,所以最後把憐憫頌及詩篇51篇放了在約珥書之後,合為一個認罪和塗灰的禮序。
其次,筆者是在自由傳統的教會中成長,明白對於習慣在這傳統的信徒而言,崇拜一開始要唱詩這個觀念會十分根深蒂固的。而在聖灰禮的崇拜中,本身已沒有太多的詩歌唱,對一些自由傳統教會的信徒會否不習慣呢?但又沒有理由在開始Praise and Worship一番,因為這又是不合宜的做法,這點令筆者考慮了很久。
最後,筆者決定了選唱《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這是一首小調的歌,旋律簡單又不是一首uplifting的詩歌,亦相信大部分信徒都不會陌生;再且,這是一首帶著處境的詩歌,相信一唱這首歌,我們腦海所浮現的,就是這幾年在世界,在我們的社會所經歷的事情,片段已立刻幫助我們進入了預苦期的「苦」之中。這是一首Hallelujah,也是一首我們因為向上主哀求而唱的Hallelujah。
基於這三個原因,筆者在禮儀的開始加入了頌歌《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
在筆者心目中禮儀不是因循守舊的東西,不是死沉沉的東西,是自由活潑的。崇拜中,透過禮儀,上主向我們啟示,也讓我們能以具體行動去回應上主的恩寵。
主佑。阿們。
唔係粉唔粉紅色咁簡單
近日一位同工告訴筆者一件趣事,聽落是笑話一則,但細想之後,可能是教會的哀歌。話說實行了好幾年的點燭禮,今年終於會放第三支象徵喜樂的粉紅色爉燭,但卻被堂主任問:「點解?點咗咁多年都係四支紫色,做乜無啦啦放支粉紅?」幾經解釋,終於得到他的首肯。
請不要笑,第三支是不是粉紅色的爉燭,對筆者而言並不是問題的重點。問題是崇拜中的禮儀不是為做而做的東西,不是歲晚煎堆,人有我有的東西。無論是甚麼的禮儀,如何踐行,禮儀是上主對人的啟示,人對上主的回應,是信徒生命的培養;不是一種「做咗就算」的東西,背後是神學、聖經和教義、歷史的表達。
傳統上將臨期的四個主日都有它的意義,若我們有能力,也可以另外去設計一些將臨期的主日來幫助信徒預備迎接基督的降生,但至少我們要明白這個節期和禮儀本身的意義和精髓,我們才會知道怎樣去「再設計」一些有內涵的事情。有不少宗派或者教會也會有他們自己所構思的將臨期安排,有一個例子是這樣:預言、天使、牧羊人、智者(聖經所寫的博士),而這個例子的第三主題牧羊人也是象徵喜樂的意義,因為傳統上第三主日是喜樂的意思,而這喜樂是藉著救恩帶給我們的。
筆者也提議多一個例子,就是用四卷福音書來設計四個主日,也未嘗不可:第一主日是「預言」中的猶太人的王,福音宣講可以用馬太福音二章一至十二節;第二主日是福音的「起源」,可以馬可福音一章一至八節作為福音宣講;第三主日是萬國的「救恩」,是喜樂的事情,福音宣講可以用路加福音二章廿五至三十二節;最後第四主日,就以約翰福音一章一至十八節作為「道成肉身」的福音宣講。我們可以先了解節期的意義,再去設計一些新而又帶有神學或者聖經意義的禮儀或主題去踐行於崇拜之中,而不是胡亂地去構思或者人有我有地去做,做錯了又不知道,如果是這樣,筆者會建議不要做為好。
話說點來,筆者曾經也因為「唔識嘢」而錯怪了聖誕樹,往往看見台上放了一棵五光十色的聖誕樹而感到不耐煩。但其實在中世紀某些禮儀傳統中,聖誕樹是象徵伊甸園中的生命樹和分辨善惡樹,通常會在平安夜晚上,於教堂外的空地設立這棵樹,於祈禱後會燃點樹的燭光,直至顯現節,這樹的設立,就好像在地若在天的意義,而且有英文會稱這樹為Christ Tree。只是其後,信徒把其他的「裝飾」也放了上去,慢慢變成了當代我們所見到的聖誕樹。筆者相信,很多教會是因為知道這個「在地若在天」的意義才會放聖誕樹上台,若然不是,就不會這樣做。
禮儀的精髓,不是做,而是我們是否明白當中的意義,是否榮耀上主,對信徒有益處;若不明不白的去盲幹或亂做,不如不做。
主佑。阿們。
相關資料:
https://www.reformedworship.org/article/september-1993/circle-light-four-themes-use-advent-wreath
https://www.catholicculture.org/culture/liturgicalyear/prayers/view.cfm?id=449
血肉模糊的將臨期
若這標題引起大家情緒不安,請見諒。其實只是筆者在將臨期中,於崇拜的詩歌上有一些反思而已。
近年在崇拜選詩上,很多主領都開始倍加留意詩歌的內容,歌曲擺放的位置,對三一的敬拜、讚美,歌詞是否合乎聖經原則,神學有沒有偏差等等,大家都很留心,花上時間去學習、了解和選詩。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當談到有關論述三一的詩歌,有一個情況,就是當我們選擇一些有關聖子基督的詩歌時,很容易會集中在祂救贖的功勞上,即是說大部分比較集中於描寫十字架、受苦、為我們受死等等。這一類歌詞是十分好的,而且救贖亦是基督在地上所做的一件關鍵事件,只不過當我們近年又開始關注教會節期的時候,在將臨期期間,我們會放入一些將臨期的禮儀或信息,但在詩歌的選擇中,關乎基督的詩歌又好像不自覺地集中在十字架的苦難上。
近日筆者參加過一個崇拜,其中所唱的都是環繞著流血捨身、十字架、受苦等等的內容;同樣地當筆者要預備在第三主日領會時,又發現很多很好很有內容的詩歌,當遇上將臨期的時候,總有些格格不入,因為又是一些流血捨身、十字架、受苦之類的內容,加上近年「廣東話啱音」這個大趨勢,可以選的就更少(筆者或者落後,要再聽多啲歌)。
其實在聖經、神學和教義之中,對基督的描述還有很多,例如:祂是太初創造時的聖道,是上主口中的話,祂道成肉身與人同在,唯有在基督之中我們可以得見父的榮耀,是生命的真光等等,這些都可以是敬拜的詩歌內容;尤其在將臨期之中,我們更加可以思想,基督當日道成肉身,將來也要榮耀再來,敬拜基督因為祂的降生帶來盼望、和平、喜樂等等。
在預備崇拜的過程中,筆者想選用一首對三一上主敬拜的詩歌,內容希望是基督彰顯聖父的榮耀,描述救贖但不想集中於十字架或者受苦的崇拜詩歌,「讚美主!讚美主!」就是一首很好的詩歌,只是「唔啱」音而已,所以最後,筆者選擇了另寫一首新歌。
向三一上主敬拜,是可以帶有很豐富的神學和聖經精髓,更加不一定只對焦在十字架或受苦之中,基督道成肉身的奧蹟是很廣闊的,唯有在獨生子身上我們可以看見父的榮耀,唯有子向我們彰顯父。
彰顯父喎!是何等長闊高深的奧蹟!
主佑。阿們。
(新寫的敬拜歌歌譜Link)
音樂,承載信仰(刊登於:91期《基道文字》)
如果沒有音樂,我們的信仰或崇拜會變成怎樣?
我們崇拜時,沒有進堂禮的伴奏,也不用唱詩,默想時會靜過太空,講道後沒有唱詩回應,奉獻時亦可能變得無所事事。沒有音樂,我們會否不知道如何崇拜?靈修時沒有音樂或者詩歌,我們會否很難在靈裏找到平安?
抑或我們可以高舉十字架作進堂禮,以誦讀詩篇作為詩歌讚美,默想時望著聖桌、瞻仰十字架以記念上主的恩賜和基督的救贖,講道後同誦信經以信德回應上主聖道,奉獻時心中默禱,望上主收納我們的奉獻?靈修時,欣賞上主美好的創造,或者也會得著平安?
上述情況,除非刻意安排,否則未必會真實出現。音樂乃上主所賜給我們的,藉著音樂,上主與我們分享祂美善的創造,讓我們體會到一份不能用肉眼看到的美;音樂中那複雜豐富的情緒和感覺,直接觸碰我們的心靈,音樂與我們對話,旋律帶動我們的思緒,歌詞向我們言說信仰、生命、人、事和物。音樂更是崇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歌頌、彈奏樂器為崇拜禮儀添上了彩衣;音樂幫助我們更投入於敬拜之中,幫助我們向上主表達尊崇、敬畏。透過音樂,上主給我們啟示、安慰。上主明白我們的情感和需要,透過音樂,我們可以向祂表達情感,信徒之間可以彼此服事,也可以讓我們更感受到上主的恩典和慈愛。
音樂帶動人的情感,讓人可以共融於上主之內,然而有些時候卻很弔詭。例如當八、九十年代「敬拜工業」開始之時,不同團隊紛紛出現,各樣的音樂或崇拜聚會,從教會式的小攪作到專業的舞台製作,一時之間百花齊放,好不熱鬧,討論連連。那邊廂說這些音樂太屬世,這邊廂說那些音樂太古老沒人懂,有的說音樂會不是崇拜,有的說死氣沉沉才不屬靈;更令人摸不著頭的,就是把詩歌分為傳統和現代,又以樂器的選用作為所謂的崇拜或音樂更新。慢慢我們所討論的只是音樂,而不是「音樂與信仰」。這樣,信仰就會被音樂取代,讓人以為有好的音樂就等於有好的崇拜,有好的音樂,就是崇拜好正。這是焦點上的錯誤。
其實音樂本來就是「鹹魚青菜,各有所愛」的東西,而且一定會因著年代與潮流有所興替,也會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閱歷而「口味」有所不同。或者不同的崇拜禮儀,也應該有不同的音樂去配合;而同一首詩歌,也可以有不同風格的編曲,這就是音樂有趣之處。反而,相比起音樂的類型曲風,音樂所承載的內容,即是信仰的內涵,才更值得我們留心專注,尤其是當涉及到崇拜的音樂時,我們就要多加留意,因為崇拜是我們踐行信仰的其中一個重要時刻。
我們每個人都或許會有自己特別喜歡的詩歌,筆者喜歡的是禮儀詩歌(Mass Music),每次在聖堂唱榮頌,即使歌詞只是直接描述三一上主的奧蹟,筆者都總會眼濕濕。禮儀詩歌豐富地承載了信仰的內容,在崇拜中把信仰確實地踐行出來。不要誤會筆者的意思,這裏絕不是要貶損其他的詩歌,其他的詩歌也是很好。只是筆者認為,這些禮儀詩歌其實帶給我們很多的提醒,在我們為崇拜選擇詩歌時,不妨可以參考一下禮儀詩歌的內容作為選詩的其中一個方向。筆者訓練敬拜隊的時候,也會常常以禮儀詩歌的內容去教導選詩,這個做法,可以幫助我們選出一些更加忠於聖道的詩歌,不致偏離崇拜和信仰的本質。
當談及音樂與信仰的時候,他們兩者應該是共融的,但首先音樂不應只是反映著個人的喜好,也不要只著重表演的水準高低,而是要承載信仰的內容和本質,這樣,信仰的精髓就可以透過音樂慢慢幫助信徒進入與上主的共融之中。
主佑。阿們。
(Edited by Rebecca Cheung)
2021預苦期:第七言
「成了!」(和修)
「成了!」原文可解作完成,完滿或者滿足。
在地上最後一星期,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成了」群眾所擁戴的王;在最後晚餐中,祂「成了」新的逾越,以餅和酒作為自己的聖體聖血而「成了」新約。在十字架上,祂喝下了第四杯酒(註),「成了」整個逾越奧蹟,「成了」世人的救贖功勞,「成了」祂在地上一切工作。
耶穌的救贖是繼摩西後的新逾越,摩西的逾越是以色列脫離埃及人之手,耶穌就在十字架上救贖世人逾越罪與死亡。耶穌的逾越建基在摩西的逾越之上,最後晚餐以逾越晚餐為基礎確立了聖餐,幔子如紅海般一分為二,讓人逾越危險進入上主至聖的拯救,新約寫在人的心靈之中而不再是法板之上,以耶穌作為中保,祂的祭司之位,超越了人間的體系,從麥基洗德,照無窮生命的大能所繼成。
「成了」不單是受苦之路的「成了」,也意味著從太初以來,上主對世界的心意得以完成、完滿以及被滿足。救贖因耶穌受苦的功勞得以完成,逾越奧蹟因耶穌所立的新約得以完滿,罪的工價因上主的獨生愛子耶穌之死而被滿足。
「成了」並非留於死亡,而是指向聖約的踐行。上主的約帶著應許,新約以基督的聖體聖血所立,應許了世人罪得赦免和將來同吃喝的新日子之盼望。因著信,我們罪得赦免;因著基督的復活,新天新地和新的日子「成了」,只是我們的時候還沒有到,到那日,救主基督耶穌必會光榮地回來,拯救那些在大患難中等候祂再來的人。
主佑。阿們。
2021預苦期:第六言
「父啊,我將我的靈交在你手裡!」(和修)
當耶穌在十字架上將要離世時,祂把靈魂交到父的手裡。在聖經中,靈魂這個字的意思,不只是靈魂體的其中一部分,更是指生命中的一呼一吸,生命的氣息,是整全的人。最終耶穌在十字架上,把自己整個生命,交在父手中。
當日道成肉身到世人當中,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與世人同在時,耶穌已把靈魂交在父的手中;在約旦河接受聖洗的一刻,耶穌已把靈魂交在父的手中;在曠野對魔鬼的拒絕,在家鄉被唾棄,在被敵人攻擊之時,耶穌已把靈魂交在父的手中;被群眾擁戴作王,行過了奧蹟,趕了鬼、治好病,在會堂教導眾人後,耶穌已把靈魂交在父的手中。
所以耶穌遠離熱鬧,退到山上去。
當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面對苦難的挑戰,與門徒吃最後晚餐,向門徒勸勉,在客西馬尼園中掙扎、祈禱,被捉拿、被施虐、被釘時,祂已把靈魂交在父的手中。
耶穌的一生就是把靈魂交在父手中。把靈魂交在父的手中,也是我們的期望,或者曠野太可怕,敵人也很強悍,被擁戴是很有成功感的,行過了美事,總想留戀一番。
上主用地上塵土創造人的時候,把一口氣吹入人的鼻孔,使人成為有靈的活人,這是生命的氣息。預苦期的首天是聖灰周三,蒙灰禮提醒我們是出於塵土,也要歸回塵土,唯有生命的氣息,就是我們的靈魂,最後要歸回創造主的手中。
主佑。阿們。
2021預苦期:第五言
「我渴了。」(和修)
第五言就是:「我渴了。」聖經補充這言要應驗詩篇的說話,也有學者認為這是完成逾越奧蹟的條件。無論是那個原因,又或兩者皆是,這一言對我們有甚麼意義?
首先,這一言若是為了應驗經上所記的話,又或是完成逾越奧蹟的條件,即是說耶穌在極度痛苦時,也盡力完成父差祂到地上的使命。
另一個層面,或許是筆者一廂情願的感受:在寫這一言的反思時,筆者想起了一套美劇,劇中的主管醫生盡忠職守,努力不懈地去改善一間醫院的情況,讓一群沒精打采的醫生重拾「做醫生的使命」,是一個帶來正能量的好上司。然而這主管本身卻是身患癌症的人,除了醫治他的另一位醫生之外一直沒有人知,直至這位主管要把這事告訴自己的太太。筆者最有感受的片段,是他正準備說出真相前的掙扎、眼神的孤寂、甚至是內心的折騰。
這一幕與耶穌的「我渴了」不能相比,卻令筆者想到:「耶穌渴了多久?」祂只是在十字架上渴嗎?在客西馬尼園祈禱時,門徒睡了的時候,耶穌渴嗎?門徒爭論誰為大時,耶穌渴嗎?被敵人攻擊時,耶穌渴嗎?我們跌倒時,耶穌渴嗎?
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渴了,是身體上的渴,耶穌為我們難過時,是情感上的渴。祂渴望以愛去包圍我們,祂渴望把恩惠全給我們,祂渴望與我們一同坐席,祂渴望拯救我們,祂就是這樣渴望我們每一個。反之直至十字架前的一幕,我們或許從沒有關心過耶穌的渴。
祂渴望我們至忽視了自己,直到在十字架上,也顧念了人,才說:「我渴了。」
主佑。阿們。
2021預苦期:第四言
「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和修)
有試過感到被上主離棄嗎?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這類感受。
上主會離棄世人嗎?亞當夏娃被逐離伊甸園,掃羅王從被膏至被廢,大衛也被上主離棄過,以色列的歷史,先知書的記載,都有上主離棄人的片段,出賣耶穌的猶大最終自殺了,也是被上主離棄了嗎?
或者上主真的會離棄人:因為人對上主充耳不聞,上主不得不離棄人;因為人選擇了惡,討厭惡的上主不得不離棄人;因為人選擇了不聽從上主的話,越走越遠,上主不得不離棄人。最終,所謂上主的離棄,其實只是人走遠了。當人發現自己走遠了,就會害怕,就想回轉,尋求上主的恩寵、憐憫。這種事,在我們身上不停循環。
上主因為對世人的愛,祂真的離棄了一個人,那人就是祂的愛子。當世人的罪孽都歸到子身上時,上主唯有離棄愛子。子既為世人作最終的祭司,向上主獻祭,也成為最終無瑕疵的祭物。這個獻祭,不再是用羔羊血灑在約櫃的施恩座上,而是以子的血洗淨了世人的罪。整個過程,子為世人承受了唯一一次的「被上主離棄」,也為世人面對真正的死亡。
世人離棄上主,上主等待他們回轉,上主以愛挽回。上主不願意重複這種離棄,唯有把離棄一次過歸到聖子耶穌身上,這次的離棄,是第一次,也是最痛、最終和唯一的一次。
或者上主在反問:「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為甚麼離棄我?」
主佑。阿們。
2021預苦期:第三言
「母親,看,你的兒子!」
「看,你的母親!」(和修)
對於十架七言的次序,一般都認為「赦免他們」、「樂園」和「母親,看,你的兒子!看,你的母親!」是頭三言。
兒子被殺害,馬利亞即將失去依靠,在當時的猶太社會,生活會變得困難,因此,耶穌把母親交託給門徒。作為一個兒子,這是祂對母親的本份,作為憐憫世人的主,是祂對弱小者、孤兒寡婦的照顧和恩眷。
耶穌在十字架上的頭三句說話,分別為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的人求父赦免,向那位承認過犯、求主憐憫的犯人作樂園應許,向自己的至親作臨終的照顧和託付,三句說話都代表著耶穌對世人憐憫和關愛。憐憫施予在愚昧人當中,讓醒覺的人得安慰,叫人領受從主而來的照顧與託付。我們是愚昧人,也有過清醒的一刻,也會有為主發熱心的抱負。
預苦期是學習施予的時間,耶穌關愛我們,我們也學習耶穌對別人的關愛,學習領受和踐行祂託付我們的使命。主託付的,不單是傳福音,也有施濟為懷的使命,就是照顧弱小、孤寡和有需要的人。今天我們的社會中,有孤兒,有寡婦,亦有被逼迫、受盡不公義的人,教會在場嗎?我們在場嗎?
我們都期望將來見主面的時候,當我們問祂:「主呀,我有給過祢一杯涼水嗎?」祂會高興地答我們:「有呀!因為你們在最微小的人身上所作的美事,就是對我作美事了。」
「從那刻起,那門徒就接她(馬利亞)到自己家裏去了。 」(和修)
主佑。阿們。
2021預苦期:第二言
「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 (和修)
有兩個犯人與耶穌同釘十字架,一個譏笑祂,另一個求耶穌記念自己。耶穌就對求祂的那個犯人應許了:「 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
經文沒有交代他們犯了甚麼事,但被判死刑就應該不是小事。十惡不赦的大壞旦?是刧富濟貧的羅賓漢?可能是失竉的貪官被「祭旗」?還是為民請命但失手就擒的民族英雄?無論如何,總之就被釘在十字架上受刑。
這與我們可干?我們不是其中一個犯人,我們只是來湊熱鬧的旁觀者,聽到那個猶太人的王這樣說,以為祂痛傻了?又或者我們暗地是耶穌的支持者,默默送祂最後一程?
置身於經文裡面,換成今天的情景,會怎樣?我們確信耶穌是救主,知道祂會死而復活,戰勝罪和死亡。那麼,第二言就與我們有關了,因為新聞說那犯人是十惡不赦的,又或者是一個加害過我們的人,我們對他恨之入骨!他是我們的仇人!是我們最憎的那個!他臨死就抱了主腳,竟然還得到「樂園應許」?!坦白說,這樣的話,筆者會好嬲耶穌!耶穌竟然對「他」這個惡人說了帶著安慰與應許的話?難道一句「這是耶穌的神權」就可以解釋一切?
這是活生生的掙扎、挑戰,我們都軟弱,理性上明白「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但情感上根本是另一回事。不得不承認,很多時我們都是忿恨、質疑,或者失望。
不過話說回來,也許在別人眼中,筆者才是一個臨死抱主腳的犯人。
共勉之。
主佑。阿們。
2021預苦期:第一言
「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和修)
耶穌被出賣、被遺棄,在十字架上被兵丁戲弄,在痛苦之極的一刻,祂向父求,不是求自己可以舒服一點,或者死得快一點,而是求父赦免那些人,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或者我們都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只是我們不知道後果?正如亞當與夏娃一樣,上主吩咐不可吃知善惡樹的果子,吃就必死。但夏娃被蛇哄了哄,就吃了,蛇使她以為後果不致於死,而她也被果子所吸引。故事的發展是上主沒有要亞當和夏娃即死,但要他們離開伊甸園邁向死亡。亞當和夏娃知道自己在吃禁果,只是不知道後果真的如此。
認罪禱文這樣說:「該做的,我們不去做;不該做的,我們去做。」有些事情,我們分得清楚甚麼是該做,甚麼是不該做,但我們心硬,總是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出賣和遺棄耶穌的人、戲弄耶穌的兵丁們,他們知道他們在做甚麼,他們有些可能身不由己,有些可能敵不過處境,有些可能奉命行事,甚至明知故犯,他們都知道所做的,只是他們不知道後果如何,即使經上記載了上主以往對以色列的懲罰,只是當下眼前未有見聞。
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求父赦免,父看子在十字架上的功勞,赦免我們所做的,因為我們都不知道。
主佑。阿們。
四、五十、四十
以色列人用了四天逃離埃及和法老的手,五十天到了西奈曠野,但卻走了四十年才到達應許之地,為甚麼?
逃離埃及時,以色列人沒有時間預備,只帶了無酵餅作的食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上主要他們守無酵節,要把酵從家中除掉。無酵餅,就是只有麵粉和水,沒有其他,是最簡單的,沒有花巧但飽肚,是沿途最簡約的需要。簡約不是因為走難,而是「單一依靠上主」的象徵,這四天,只有上主供應他們。
逾越節後的五十天,是收割節,同樣也是今天的五旬節。以色列人走了五十天到達西奈曠野,上主揀選在這地見以色列人,因為曠野沒有其他東西令以色列人分心,他們會專注於上主之中。在荒蕪之地,上主得著了祂的子民,以色列人也得到上主所賜的律法和恩賜,上主與以色列人立約,是離開埃及後的首個收成。收成不單是物質,也是靈性上的收成。
以色列人啟程前往迦南,沿途充滿挑戰,其中最大和最困難的,是他們對埃及的「眷戀」,和他們對「簡約」、「專注」的淡忘。
4天逃離埃及,五十天到了西奈曠野,但四十年才進入應許之地。
因為離開埃及是容易的,但把心中的埃及拿走卻是困難。
“It took four days to take the Jews out of Egypt. It took forty years to take Egypt out of the Jews.” (Rabbi Evan Moffic)
主佑。阿們。
我在這裡遇見法老
筆者喜歡研讀出埃及記,除了有很多豐富的崇拜與聖禮神學之外,也是以色列人與我們生命的寫照,在書中看見以色列人,也看到我們自己。
埃及是我們所身處的時代、處境,又或者是生命中的片段;任何人也正在面對法老,而任何人都可以是法老;你我會期盼十災,因為我們是以色列,但我們也害怕十災,因為不肯定自己會否其實是埃及。
上主為何使法老心硬,不讓以色列人離去?難道祂一定要以十災洩心頭之忿?Rabbi Evan Moffic解釋了猶太人對這件事的其中一個觀點。這個心硬,是指上主不以自己的神權去左右法老的思考,祂任由法老在十災之下,自行決定自己該做的事。十災一個接一個出現,法老可以隨時改變心意讓以色列人離開,但他一直不肯,上主任由他的「不肯」繼續下去,直至第十災,這是上主使法老心硬的意思。當權者心硬,埃及人受害,第十災殺長子之禍,猶太人在沾沾自喜嗎?在逾越晚餐中,猶太人會憶述十災,在每一個災之中,他們會滴一滴酒在杯中,到第十災,他們會滴兩滴,代表埃及人的眼淚,代表猶太人對事情感到難過,當別人在受苦時,他們並不喜樂。
這個也是我們人生的寫照,我們面對法老,同樣也是法老。可以不心硬嗎?可以在別人受苦時不喜樂嗎?說易行難也。
主佑。阿們。
望聖餐?
聖道是崇拜的核心,聖餐是崇拜的高峰,這是筆者在崇拜神學上的基礎。
在崇拜中,聖道言說三一的奧蹟,聖餐把奧蹟具體踐行出來,但在這個艱難的日子裡,只可以在熒幕中「望聖餐」而不能實在地領受到聖體聖血之時,崇拜是否就失去了高峰?(有關網絡崇拜的討論,請參閱此文章)聖餐是基督藉最後晚餐所設立記念祂聖死和復活的禮儀,其中一個意義,是表明上主對世人的拯救與赦罪,在聖餐中以恩賜與奉獻呈現,這是三一上主向世界的啟示,是整全奧蹟其一的踐行。
恩賜,是恩典的賜予,上主對人最基本的賜予之一,就是大地的出產,我們的食糧。從創世記開始就記載了上主對人的恩賜。上主先把天地預備好,才讓人在地上生活(創一),有衣有食,大地中長出食物讓人得到飽足,人把食物作為獻祭獻予上主。同時,吃喝也成為上主和人在很多歷程上的標記,尤其是關於拯救的事情:逾越之夜(出十二)、西奈之約(出十九至二十四)、重回耶路撒冷(尼八),吃喝在當中是標記,標記著人被拯救(逾越之夜)、神人之間的立約(西奈之約)、被擄的得釋放(重回耶路撒冷)。基督以我們的食糧—麵餅與葡萄酒,在逾越晚餐之夜,為我們立下新約,設立了聖餐。麵餅與葡萄酒,就是立約的憑據,是上主的恩賜,也是我們的奉獻。
聖餐禮時,在呈獻餅酒到聖桌的禮儀中,同時會有金錢的奉獻,整套禮儀的意思,是藉上主對我們的恩賜,我們奉獻於上主,上主又藉著我們所奉獻的禮品化作為恩典再賜給我們,是一個循環。最終這個循環在基督的身上得以完滿,餅是基督的聖體,酒是祂的聖血,基督是上主對世人的恩賜(約三章16),祂奉獻自己,以祂自己的獻祭完滿了所有的獻祭,是從舊約到新約,救贖奧蹟的具體踐行:祂既是上主恩賜下的祭物,也是向上主作奉獻的大祭司,道成肉身是恩賜與奉獻的精髓(來十章8-11);我們在聖禮中所奉上的餅和酒與及金錢,轉過來就是上主給我們的恩賜,就是聖餐中基督的聖體聖血,與及造就教會或讓有需要者得著幫肋的資源。
這裡不會解決到現在因為網絡崇拜而不能實質領受聖餐的問題,反而我們可以回想,當我們還未受聖洗之時,我們也是「望聖餐」吧!那麼「望」的時候,我們在想甚麼?
「唔知塊餅咩味㗎呢?利賓納定餵老鼠?紅酒?咩年份?」
「又無份食,坐喺度都唔知做乜?」
「默想恩典?有冇方向介紹吓?」
我們也經歷過未受聖洗只可以「望聖餐」的日子,或者在當下,我們就回到只有「望」的昔日,不同的是我們要想想這個在熒幕中的聖餐可以給我們甚麼學習?
聖禮的目的是要讓人藉此領受上主的恩賜,若我們只執著於是否合宜和「正統」地領受到聖體聖血之時,這段日子我們又是否合宜地去奉獻?銀行過數?還是連奉獻也沒有了?那麼奉獻應當在那裡進行?怎樣才是合宜的奉獻禮儀?過數時有祈禱嗎?我們會否擔心上主不接納銀行過數的奉獻?我們若是甘心樂意去奉獻,上主就悅納,那麼我們若是虔守聖餐的話,吃喝不到實體的餅酒會影響我們領受上主的恩賜嗎?那麼垂死且吞嚥不了的病人怎麼辦?聖禮本身指向上主的作為,合宜的聖禮禮儀是上主向我們的啟示,這啟示以具體的踐行使我們領受上主的恩賜,所以不應該讓聖禮中的禮序成為我們的偶像,重點應該是上主的恩賜。親嚐餅和酒是緊要的,但若果因為在這個艱難的時刻不能親嚐餅和酒而令我們對上主的恩賜有所懷疑的話,就與文中奉獻的例子一樣,是本末倒置了。
如今常存的有信、望、愛,在聖禮中也是如此。我們深信沒有甚麼可以使我們與上主的愛隔絕,憑信我們領受上主的恩賜,向上主奉獻;在盼望中我們知道地上的聖禮是天上真實聖禮的影兒,地上的聖禮讓我們預嚐天上的筵席,也盼望在患難之後我們可以繼續彼此擘餅,分享基督的杯;聖禮表明了上主在愛中給我們的恩賜,也是我們在愛中所作的奉獻,藉著道成肉身的基督所作完滿的奉獻,愛就完全。
寫在疫症之下,願您們平安。
主佑。阿們。
Alan Ip
最後,他們一起餓死了
在張玉文博士的崇拜課 —
她問我們:「上主是全知全在的嗎?」我們答:「是。」
她又問:「我們何時何地都可以崇拜上主?」我們答:「是。」
她又問:「在美麗的聖堂可以?」我們答:「可以。」
她又問:「在家可以?」我們答:「可以。」
她問了幾個地方,我們都答:「可以。」
最後,她問:「在垃圾站旁也可以?」
我們不再「是是是」了,理性上:「是的,為何不可?」但實質上,又好像不太可以。
她說:「當然可以,只要崇拜的人是真誠,上主就會歡喜。但上主更加明白和憐憫我們,體恤我們的軟弱和需要。所以一個好的崇拜地方,不單是因為上主配得,也因為上主想讓我們有一個好的地方去崇拜祂。」
這段對話一直帶來筆者很多的反省,在此時此刻,更是深刻。在疫症籠罩下,教會紛紛嘗試推行網絡崇拜聚會,這也是無可厚非,也是必然的做法,有大力支持的聲音,也有抱著懷疑態度的,當然有反對的一方。看過了不少同道的發表,筆者也想寫個文章來回應一下。
很久前的那年,迦南地饑荒,雅各的兒子們聽聞埃及有糧,打算去買。雅各說:「我指著我祖亞伯拉罕、我父以撒的神!我的上主說!那是外邦人之地!我豈可投靠那些外邦人而令我的神蒙羞?!我兒子們!起來!我們祈禱我們的上主!我們必見糧食!」
最後,他們一起餓死了。
我們都知道不是這樣,饑荒嘛,就是要走吧,就是要先存活吧。如果雅各是硬著頸,不讓兒子們到外邦地買糧,又或是最後也不信上主「安排」和跟他「同去」埃及,結果會是如何?有時候,一些客觀的環境和因素,也是上主給我們的啟示,如今也是一個很危難的日子,坦白說筆者並不喜歡亦沒有用過網絡崇拜聚會,但對於整體教會的益處及信徒的安危,這是需要的。
挑骨頭一點說,網絡崇拜是一個服事,是一個教會在社會危急之時對信徒的服事。在既知的知識底下,這服事不能、不應、也不會取代信徒一同聚集在一起的崇拜,亦即是現在常聽的「實體崇拜」。因為網絡崇拜始終有其限制,而且也不完全可以切合崇拜的原則及神學。但作為教會、牧者、甚至在神學反省的,斷不能抱著這等權力和知識而不理民間煙火正濃。既然是挑骨頭,筆者也不仿提出以下一些要點,彼此提醒。
首先:服事為義,崇拜為本
這是一個以服事為大前題的網絡崇拜聚會,不是娛樂。整個過程是讓參與其中的信徒,可以達至一同崇拜的原意,而不是要他們覺得像綜藝節目般好看,筆者相信這也是大家的其中一個懷疑。音樂,讓信徒能夠跟上唱頌,讓他們可以藉音樂在家中有默想的空間就好了,不用複雜但要美;要跟「觀眾」打個招呼嗎?在開始聚會時,是要的,但在過程中,跟「實體」崇拜也是一樣的,不用講東講西來「攪氣氛」,也不用叫大家來比Like、比心心去表達崇拜之情感,在聖徒相通的奧蹟下,無可能feel唔到嘅!若我們覺得這裡爛Gag不夠,那邊又表演不足,這就是在看節目,不是服事信徒崇拜。這個服事,我們應聚焦在如何崇拜,其他再多,就得要好好想一下,是崇拜的需要?還是我們想要?
第二:保持崇拜生活,踐行聖徒相通
我們要教導信徒這事情的目的和意義。這是在危難的時期中,教會對世界的其中一個服事,目的是讓信徒可以保持崇拜生活,意義是在危難的時間中,學習實踐聖徒相通。保持崇拜生活,就是信徒平日是如何崇拜,以甚麼心態來崇拜,同樣於網絡上也是一樣,上主也體恤我們的軟弱,明白我們的需要,只要崇拜的人是真誠,上主便歡喜,也得著榮耀,相反只是當節目觀看,或者一味「好正好正」,這只是娛樂,因此「你的實體如何,你於網絡也是如何」;崇拜時,天上的聖眾也與我們一同歡呼、歌頌,我們是「看不見」他們的,如今我們也當相信在差不多一樣的時間上,有一群被上主揀選了,出黑暗入光明的子民,透過網絡,各在自己所在之地,同心合意唱出榮耀上主的樂曲,聆聽祂的聖言,這是聖徒相通的其中踐行。
第三:專心,專業,認真
這是一個製作,製作就是要專心、專業和認真,因為這是聖殿的職事。如何專心?專心處理好崇拜的禮序,這是一個帶人親近上主而不是親近螢幕的禮儀。既然是媒體製作,就好好利用媒體如音樂和畫面等等,試在帶領唱詩時用歌詞PowerPoint作為螢幕畫面,或是畫中畫在小畫面中加入帶領者的畫面,多用一些圖像作默想,講道不妨簡短而精準一些,無論是錄影,還是現場轉播時,平時我們如何(正確)帶領崇拜,也就如何去做;讓清楚媒體系統的人去做好錄製的事情,Set up、Mic Level、畫面要調較得好,花一些時間做好這製作,這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人才?放心!我們若願意找年青人幫手這些技術,他們不少都可能是媒體達人,而且他們一定願意,他們對事奉的認真也會超乎大家所想。教會總是「中原大地,高手雲集,少林武當,落山望吓」。
我們要思考甚麼是「要」做的事,那些是「想」做的事,在酒樓吃周年宴時不理其他食客,總要大大聲唱詩敬拜,是「要」還是「想」?不用太快跳進神學討論當中,有時留心客觀的事情,上主也會有啟示。筆者相信,網絡崇拜的需要與否,是按情況的,現在的處境,是「要」做的服事。即使不是疫症的問題,把崇拜錄影好,讓主日不能返教會的信徒用作個人崇拜之用,也是一個服事;再且,這個討論的核心是服事的範籌,不是崇拜本身,若這是一個可以榮神益人的服事,就當去好好地做,若我們懷疑在家中看螢幕崇拜,根本不會專心,是的!坐在聖堂之內也可雲遊太虛。
寫在疫症之下,願您們平安。
主佑。阿們。
NBA的最後兩分鐘
牧師:「上星期點解會帶咗成十六分鐘敬拜,唔係講好咗十五分鐘內要敬拜完咩?攪到崇拜時間好長。」
領詩:「吓?!講道講咗成五十分鐘喎,家事分享都成十五分鐘,聖餐默想默想,又十幾分鐘,無方向無意義沒內容,唱詩唱多咗一分鐘啫,好大影響咩?」
對於以上的對話,大家有何感覺?曾經身歷其境?還是笑話一則?對於崇拜時間的長與短,因人而異。但為何時間長了就是不好?太短是否一定沒有內涵?筆者參與崇拜的教會,每星期所有禮儀加起來也唱至少七至八首不同長短詩歌,每主日都有聖餐、代禱、信經、三代經課、家事報告,但每個崇拜都是六十分鐘左右完成,即使是聖洗的主日,都是九十分鐘完成了整堂崇拜,內容也沒有減少,豐富而不冗長,清楚簡潔。相反也參加過一些崇拜,只是一小時內容,但好像已過了千年,「做過」的只有唱詩三,四首,祈了個花園式的禱,讀經一小節,聽了個道,或者是引經據典的「屬靈分享」,關心一下家事,離開教堂時,仿如隔世。
崇拜的時間應該維持在多少分鐘內?黃金比例?曾經聽過弟兄說:「崇拜有時好似NBA第四節咬得好緊嘅最後兩分鐘,大鐘係兩分鐘,最後打咗半個鐘,但分別係NBA緊張咗半個鐘,但係崇拜就捱半個鐘。」筆者聽完,笑死,但涼薄中帶來反省。
相對於時間的長短,崇拜中「做甚麼」才是重點。好像開首的例子,大家都知「唱完詩」不是「敬拜完」,或者有些信徒會以為唱詩是敬拜,聽道就是聽道,沒有敬拜的行動或行為。我們應該這樣說:透過音樂和唱詩去敬拜、讚美;透過聆聽去敬拜,尊崇上主和祂的道;奉獻是我們帶著心意來到上主面前,以呈獻禮品向上主表達敬拜之情;分享家事是因為我們同是被召出來的敬拜群體,在上主裡合而為一,互為肢體,互相關懷。
我們要先對崇拜的禮儀有正確的解讀,才能進一步處理所謂時間長短的問題,也會明白這不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是內容設計上的問題。當內容的設計是豐富而又具體時,時間規劃就會有平衡。我們可以問這些問題:崇拜中那些禮儀是緊要的?要先安排好?讀經緊要還是主禮與會眾寒暄緊要?那麼我們就要好好設計讀經的內容了,其實詩篇可以好像一般詩歌一樣作為讚美的媒介;祈禱緊要嗎?崇拜中每個禱告都有其用意,請好好寫好禱文才帶領會眾禱告吧,祈禱不一定要冗長,要有其結構、功能,奉獻祈禱就是感恩祈禱,不用回應講道吧;講道一定要超過三十分鐘才算是盡責任的講道嗎?三十分鐘不停遊花園,沒有重心?還是只要有十多分鐘或者二十分鐘的宣講而言之有道,札根於人心?是否一定要唱回應詩?因為聽完道要動動身?筆者認為聽道後宣讀或唱頌信經也是一個好的回應,我們所聽的就是我們所信,信經幫助我們有系統地在崇拜中宣認我們的信仰;聖餐的核心是甚麼?思想上主的恩典?認罪?領受基督的聖體聖血?或者可以設計一個既合乎聖經教導、神學,也合適於崇拜群體的禮儀框架,在這之下去帶領會眾體驗更實在的聖餐意義,總比隨心的反覆默想為好。
當崇拜中的每個禮儀、細節都有合宜的編排,我們會發現,根本不用再執著於每個「項目」用多少分鐘,而是整堂崇拜在每個禮儀的配合中,在當下的時間和空間裡,上主得著祂一切的讚頌、榮耀,人得著從上主而來的恩賜,這就是豐富、滿足。
主佑。阿們。
領詩不是DJ
崇拜領詩的職責是甚麼?就是領詩,即是領人唱詩,就是這樣簡單。
領詩不應在領會時說一大堆道理(對不起,坦白有不少都是廢話),也沒有需要跟會眾談天說地搞氣氛,只要簡單地帶領會眾,以詩章、頌詞、靈歌,心被恩感,歌頌上主。「過份地」講東講西,只會打斷崇拜唱詩的氣氛,破壞了敬拜的空間。詩歌本身承載說話,選詩只要合宜,就言說了聖道;反之過多的說話和解釋,甚至是歌與歌之間的所謂串連,都是多餘。越是好的領詩,越是少說無謂的說話,甚麼是無謂?以下都是筆者聽過的反眼式例子:
「準備好敬拜未呀?同你隔離講,敬拜喇!」
(未呀!等埋好無?何不一句:「弟兄姊妹,讓我哋以心以誠一同敬拜上主。」)
「呢首歌嘅歌詞好正,佢講緊⋯⋯」或者是:「點解我要揀呢首歌呢,因為⋯⋯」
(我哋唱嘅時候咪知首歌講咩囉。)
「弟兄姊妹,你係咪好攰(或者好傷心、好乜乜物物)?唔緊要,我哋呼求主!」
(得喇,我就喊得出喇,你滿意未?)
「上帝好正!我哋拍手!佢有幾正我哋拍幾大聲!」
(有幾正就拍幾大聲?咁即係有限嘅?出盡力喇!停唔停得?停咗上帝嘅「正」就玩完?)
「神好愛我哋呀呵?!所以我哋要繼續敬拜!」
(係咪要答?你比我唱歌敬拜啦。唔該。)
「我哋諗吓⋯⋯」
(唱緊歌又諗咩呀?一陣聽道又諗?)
「聖經咁樣講⋯⋯(然後解經、教導)」
(一陣都要聽道啦,你又講咩呢?求你比我唱詩啦。)
以筆者的觀察,領詩們之所以說這些話,至少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搞氣氛,怕悶場;第二就是自己所作的,自己都不曉得;第三嘛⋯⋯就是想說些東西。
一位領詩分享她的掙扎,在那些「靜」或者詩歌與詩歌之間的地方好像「Dead Air」了,總是要說些東西,或者作一點安排才好。筆者建議她回想一下自己作為會眾時,在這些「靜」的空間中,自己是怎樣的?沒錯,我們不會覺得怪怪的,我們會透過這個「靜」的空間去共融於上主當中,這是崇拜中的神聖空間,不是悶不悶,有沒有安排,而是一份共融。但當我們領會的時候,卻會以為「靜」就是「Dead Air」,會覺得會眾不知所措,怕會眾悶。崇拜帶領者要負責好好預備和練習崇拜的禮儀,在崇拜中盡心帶領,至於會眾的反應,或是他們投入與否,我們真的做不了甚麼,若要搞「氣氛」,請讓聖靈透過禮儀去搞,透過禮儀上主會親自觸摸祂的子民,這是靈裡的氣氛,不是一、兩句節目式的說話就會做到的。若果一個信徒,他根本不明白崇拜的意義,又或是他根本沒有心在崇拜,我們再搞甚麼花樣,都是無意義,只是用了上主以外的其他東西去「吸引」人崇拜,這是經營節目,不是帶領崇拜。
有一次參加崇拜,開始時,領詩領了一首歌:《他使我喜笑》。原本把這歌放在讚美的禮儀中已是怪怪的,但她突然問會眾:「知道以撒的名字是甚麼意思嗎?」筆者滿頭問號了,幹嗎在讚美的時候做這事?那邊廂驚魂未定,這邊廂就在PowerPoint打出了一個主日學式的列表,這位領詩即場為大家教了一堂十五分鐘的主日學。筆者絕對是軟弱的,這是個令人崩潰的經驗,對於「主日學」和之後的事,筆者已經斷了片。也有領會者「喜歡」在聖道禮後對聖道加以解讀,對不起,收手吧,怕會眾聽不明白講道者所說的?還是講員「講得不好」?會眾聽不明白,加以解釋也沒有甚麼用;「講得不好」?這樣做也不見我們領會有多好。講道後為何不可以有一刻的安靜?反思一下然後「我們以詩歌回應上主的聖道」?話轉回來,若講道者一來便解讀先前領詩的禮儀,又或是對詩歌的內容解說一番才開始講道,又會如何?
崇拜是有禮有序的過程,聖經教導我們各按其職去事奉,崇拜中領會者要明白自己的角色與職責,把自己該做的做好,忠於要作的事,切記會眾是有能力去透過詩歌經驗與上主共融的,不是不說任何話,而是說該說的話,而且聖經中一定可以找到在崇拜領會時可說的合宜話,還有:「言多必失,大禮必簡。」
崇拜中的領詩,不是節目主持,也不是電台DJ。
主佑。阿們。
崇拜中的聖道(三):奇禱 — 續篇
有弟兄讀畢《崇拜中的聖道(三):奇禱》一文後,問了筆者一個問題:
「崇拜祈禱中,經常都有三位一體的名字出現。例如,開首係天父,禱文中段會向主耶穌基督說話,求耶穌幫助,尾段又求聖靈幫助。請問,結束時的奉主名求,有無問題?」
不知道這是否也是我們心裡的問題,還是我們一直沒有留心過?這是一個很好而且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而這其實是一個信仰認知上的混淆。
在聖經的記載中,基督也是向父祈求,祂教導我們如何祈禱,祂告訴我們奉祂的名向父祈求。基督復活升天後,坐在父右邊聽我們祈求,也為我們向父代求。聖靈也為我們不住的禱告,以保惠師的身份,在我們軟弱時為我們祈求,也按父的指意為眾聖徒祈求。(可參:希伯來書1章及羅馬書8章)而在祈禱中有很多位格的出現,是可以的,也是會的,只是有時我們搞不清楚禱告的內容是甚麼。我們要明白甚麼是:聖父的恩典、啟示,聖子的拯救、聖靈的保守等等。我們可以祈求聖父差派聖靈來憐憫、醫治我們,也可以祈求耶穌基督的憐憫、聖靈的引導,我們要知道三一上主會透過祂不同的位格在我們身上工作,正如基督才是釘十字架的那位,父為了愛我們而差子來作贖罪祭,子求父為我們差來聖靈,就是真理的靈作保惠師。這是「閱讀理解」層面的事情,是我們怎樣理解三一上主的作為。
至於「奉主名求」,筆者認為是一個「習慣」的問題,我們對初信者或小朋友都會教他們「奉主名求」,一來是最易的,二來是我們習慣了;但細心想想,在聖經中很多祈禱的例子,結尾都不是「奉主名求」的,所羅門獻殿時,他的祈禱是以一個祝福作為完結;哈拿向上主獻撒母耳時,她的讚美祈禱也沒有「奉主名求」,彼得和約翰在使徒行傳中的祈禱,結尾時也沒有一句「奉主名求」,基督也沒可能奉自己的名向父祈求。或者我們也不用太執著於文字上的記載,因為更重要的是,基督之所以告訴門徒,若奉祂的名祈求,父就必會垂聽,這是一個對門徒的應許而不是教導他們一個祈禱的格式。祈禱的結尾可以有很多,例如筆者會常用:「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平安歸於我們眾人。阿門。」
總結一個:
首先,在祈禱中向三個位格祈禱是可以的,也是會這樣做的,但要搞清楚祈禱的對象與內容。
第二,「奉主名求」是基督對門徒和我們的應許,而不應被視為一個既定的祈禱格式;祈禱的結尾,可以有很多內容,可以是祝福,可以是讚美,「奉主名求」當然也是其一。
這裡也必需強調一點,祈禱最重要在於我們是否誠心禱告,上主要的是我們禱告的心,不是正確無誤又拋書包般的禱文。只是當帶領公禱時,我們就有責任去好好預備,寫下來,看一看,這也是我們的「誠心」。
聖父,我們感謝讚美祢,因為在祢手中有創造,有恩賜,祢是施恩憐憫我們的主;
基督,我們感謝讚美祢,因為祢的順服,以至於死,使我們罪得赦免;因祢復活的大能,我們得著重生的生命;
聖靈,我們感謝讚美祢,因為祢保守、看顧我們,作我們的保惠師;
三一上主,在這個黑暗的世代中,願祢的公義臨在,求祢以恩慈憐恤我們,憐憫我們,讓我們得著從祢而來的平安。
榮歸三一上主,平安歸於祢所愛的眾人,誠心禱告。
阿門。
*謝謝Edwin Wong弟兄的問題
崇拜中的聖道(三):奇禱
一次聖餐中,執事帶領祝謝祈禱,她這樣說:「天父感謝祢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這個內容實在令人難以「阿門」。印象中,她是習慣地這樣帶領祝謝祈禱的,跟主任牧師說這事,他卻說很難改變別人的習慣,或者三位一體的原故,這算是通吧?筆者問:那麼又何不說道成肉身的聖靈?基督造世界?天父從死裡復活?
崇拜中的祈禱是怎樣一回事?嚴格來說,是信仰的表達,也是神學的踐行,包含了聖道的精髓,並不可以馬虎了事。在崇拜中不同的祈禱有不同的功能,帶領者必須明白我們在祈甚麼,才可以使祈禱言之有物,讓崇拜的人可以透過祈禱敬拜、讚頌和祈求。
崇拜中開始的祈禱,是要表達上主呼召祂的兒女到聖殿事奉祂,而祂的眾兒女就要在聖殿中讚美祂,向世界宣告上主是偉大,是無可媲美的,我們獻上感恩、敬拜。常見的「奇禱」是領禱者在這裡憑感動加入了一大堆的代禱,一點也不能讓人透過禱告專注於崇拜之中;又或是明明只有讚美和感恩,卻習慣地加了一句「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筆者會問:求甚麼?不錯,這個祈禱並不是在祈求甚麼,只是純粹的感恩讚美。求父悅納我們的讚美?或者可以吧,但我們也可以從啟示錄中學習到天上的讚美祈禱,是一味的讚美、感恩,將最大的榮耀歸於上主,沒有甚麼的祈求。因此這個崇拜開始的祈禱,就正如天上敬拜一樣:「願頌讚、權柄、榮耀都歸於三一上主。」
另一個的「奇禱」,就是認罪祈禱了,不論是放在詩歌當中還是獨立的認罪禮儀,有時都會令人摸不著頭。不少領禱者不自覺地把罪放得很大很大,不停讓會眾沉溺罪的工價中,令禱文變得好像催淚彈一般,務求全場都在自我可憐,或者是自我批判至谷底,比較好的,會在最尾來一個「小反CUP」,感謝基督的犧牲和拯救,然後又繼續唱那首「我罪極重」,無間一番。其實認罪祈禱所尋求的,應該是上主的憐憫和寬恕,同時亦要讓信徒明白我們在上主面前要坦然承認我們的過犯,上主是信實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的不義;因此,認罪的祈禱也是上主施恩的管道,當中除了我們認罪之外,還有上主的憐憫和祂赦罪的恩賜。
奉獻的祈禱有時也很「奇禱」,當然也涉及到那些奉獻的「引言」,例如老生常談的:「唔明白嘅可以唔參與」,試問作為未信者或初信者,崇拜中又何止不明白奉獻呢?何不一句:「奉獻是我們對上主施恩的回應,讓我們以感恩的心預備。」還有很多,在這裡不能盡錄。而奉獻的祈禱中,我們會很容易聽到:「感謝上主讓我們有能力奉獻。」奉獻是能力的問題嗎?我們是憑能力奉獻?還是應該是以感恩的心,憑信心奉獻?基督欣賞的那個寡婦,她是憑信心還是憑能力奉獻小錢?頭生和初熟的奉獻,也是一信心的功課,頭生奉獻後,會有第二胎的牛羊嗎?第一份收割獻上了,地裡一定會再有出產嗎?奉獻是憑信心,也是一份感恩,所呈獻的金錢也是代表著我們的委身。
還有一些「奇禱」的用詞和觀念,都很值得我們去注意。我們也聽過:「親愛的主耶穌,求祢······(祈求),奉主耶穌基督之名而求,阿們。」這個問題就是在於我們是奉耶穌基督之名向耶穌基督祈求嗎?邏輯上已是一個錯誤,然後基督是怎樣教導我們?祂的教導是「奉祂(基督)的名向父祈求」,神學上我們會這樣演譯:「在聖靈裡,奉主基督之名,向父祈求。」再且,在福音書中,那些向基督請求的人,當基督應允了他們的需要後,他們的反應是讚美、敬拜基督,歸榮耀給父。我們在聖靈中向父祈求,父因基督的原故垂聽我們,我們讚美基督因為祂是我們的中保,藉著祂我們的祈禱得蒙父垂聽,基督與父和聖靈,是唯一的上主,同在榮耀之中,永生永王。
崇拜中的祈禱,正正表明了我們的信仰,因此我們在崇拜中帶領祈禱時,要小心祈禱的內容。有時,是我們一些固有的觀念令祈禱怪怪的,有時是我們自己也不明白崇拜中每個禮儀的目的,有時是我們對聖經不夠小心,甚至會問:「聖經有講咩?」其實我們應先把禱文好好寫下,細心看看,究竟我們在祈甚麼?尤其是帶領公禱,真的要好好寫下預備,不用怕,聖靈是可以在我們寫禱文的時候「感動」和「帶領」我們的。
主佑。阿門。
回應:最大的羞辱——再思耶穌十架喝醋一幕一文
原文Link
文中所記,作者認為「嚐那醋」是「羞辱」的巔峰,若作者的邏輯是把十字架之刑比方作羞辱,這個巔峰的說法是可理解的。但根據文中的邏輯,「羞辱」似乎是源於那些「醋」的來源而非救贖的本義。筆者認同「嚐那醋」是一個高峰,但應該是救贖的高峰,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要成就的是對世人的救贖,而不是「被羞辱」。
文中首先提到「且等著,看以利亞來不來把他取下。」這句話是挖苦,是明明的羞辱,繼而提到另一個問題,就是為何會有一個盛滿了醋的罐子在那裡。首先「且等著,看以利亞來不來把他取下。」不少釋經書都認為這話是挖苦、羞辱,但這並不等如把醋給基督喝的行動也是一樣。雖然馬可這記載會讓我們以為這個拿醋給基督喝的人就是說這句話的人,但「且等著」在經文中的意思是:「由得佢啦!」(且等著=Wait,原文Aphete的意思是:Leave him alone)何以有一個人會邊說「由得佢啦」,而又邊去拿醋給基督喝?因此在馬太福音27:48-49中記載的同一事情中,拿醋給基督喝和說話的是不同的人,而動機可能正如文中所說,是想羞辱祂;而約翰福音19:29只是用了「他們就拿海綿蘸滿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嘴邊」,釋經書普遍認為這個「他們」是指24-25節中的士兵。我們可否把馬可福音這記載視為有人誤聽到基督在喊叫以利亞,所以急忙地給祂一些醋作解渴之用,藉以拖延一下祂的死,因為這人認為以利亞真的來救基督?!那麼這就是出於對基督的憐憫而不是羞辱了。
至於為何會有一個盛滿了醋的罐子在那裡?首先罐子裡所放的「醋」,原文其實是指稀釋了的酒,味道是酸的,是士兵(或一般工人)的日常飲用,那裡是一個刑場,士兵要留守差不多整天的時間去執行死刑,所以這罐子裡的「醋」是供他們所喝的,而應該不是文中所提及那些用作消毒的酸酒。而這些「醋」是供士兵喝的,旁觀者應該不會輕易就可以去取給基督喝,亦因此有學者認為即使在馬太和馬可所記載,拿酒給基督喝的都是士兵之一。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喝的酒,與馬可福音15:23所記載的酒是不一樣的,15:23是拿沒藥調和的酒,是給死刑犯減輕痛楚的酒,基督沒有接受到那酒。
近來不少聖經和神學研究,都會把基督的救贖和逾越奧蹟作比較。當中Dr. Scott Hahn的The Fourth Cup和Dr. Pitre Brant的Jesus and the Jewish Roots of the Eucharist或者可以給我們方向去思考基督在十字架上喝醋的一幕,簡單分享一下:
逾越晚餐指向了基督透過最後晚餐所設立的聖餐,聖餐指向了將來新天新地的羔羊婚宴,天上得勝、歡樂的筵席。基督告訴門徒,祂不會再喝這葡萄汁(酒),直到與他們在父的國度中同喝新的那日子。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成就了新的逾越,祂的復活,讓逾越救贖完滿。
「杯」在聖經中(希伯來文學)有很多意思,可以是指將來、審判、祝福、(上主的)忿怒、喜樂還有痛苦。當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時,祂三次求父把杯挪走,我們普遍認為這是指「上主忿怒的杯」,而Dr. Scott Hahn和Dr. Pitre Brant卻認為是指逾越晚餐中的第四杯酒:整個逾越晚餐,要喝畢第四杯酒才算是完成,基督的救贖是「新的逾越」,要把逾越救贖完全地實踐出來,祂就要喝下第四杯酒。福音書分別地記載了基督與門徒同吃的時候只喝了三杯酒,就出去客西馬尼園禱告。當基督在十字架上臨死前,祂主動地說:「我渴了」,有人就拿海綿蘸滿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祂嘴邊,當基督嘗了那醋之後就說:「成了!」(It’s Finished)然後就斷了氣。Dr. Scott Hahn認為這是基督在逾越晚餐中的第四杯酒(第四杯酒叫作:Cup of Consummation或者Cup of Praise),而祂所說的「成了」,是指整個逾越救贖在祂喝畢第四杯酒時終於完成了,基督成為了世人「新的逾越」,而逾越救贖就在基督復活時得以完滿(Fulfill)。
若我們認同以上的推論,基督喝下第四杯酒完成了逾越,上主的國降臨,只是還沒有完滿,直等到基督再來的那日子,就是上主的國完滿的日子,是最終新天新地的實現,是基督與我們吃喝新的日子。今天在聖餐中,我們就要預嚐這個完滿的國度,是透過與基督和眾聖徒同飲來預嚐。我們所預嚐的,不單是一杯葡萄酒,也不單是一個筵席,而是一個完滿和完備的拯救。據猶太人和舊約對彌賽亞筵席(Messianic Banquet) 的解讀,這個筵席是一個終末的事件(Eschatological event),而不只是一個典型的筵席,正如以賽亞書25:6-9所說的情景。
在受苦的過程之中,基督一直被羞辱,整個救贖事件本身已是對道成肉身的王最大的羞辱,基督在十字架上「嚐那醋」,意義在於祂要完成救贖的工作,成就了對世人的逾越救贖,正如筆者開首所說,絕對贊同文中作者認為「嚐那醋」是一個高峰這說法,問題是這是一個怎樣的高峰。
這是逾越拯救的高峰,是把整個救贖推向「成了」的高峰。
主佑,阿門。
註:
本文其他參考:
Marcus, Joel. Mark 8–16: A New Translation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Vol. 27A. Anchor Yale Bible. N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9.
Brown, Raymond E. The Death of the Messiah and 2: From Gethsemane to the Grave, a Commentary on the Passion Narratives in the Four Gospels. Vol. 1 and 2. New York;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4.
將臨期第四主日
路加福音 1:39-45
震撼中的平安
天使除了告訴馬利亞她要懷胎的消息之外,也告訴她伊利沙白懷胎的喜訊。
聖經記載馬利亞急忙前往山區找伊利沙白,經文沒有交代她為甚麼急忙,只是說到當伊利沙白聽到馬利亞問安時,伊利沙白所懷的胎就跳動,伊利沙白也被聖靈充滿而且喊出祝福來。馬利亞還未告訴伊利沙白自己懷胎的事,伊利沙白就祝福馬利亞所懷的胎是有福的,馬利亞的到訪也令伊利沙白感到驚喜,因為馬利亞是「我主之母」;伊利沙白稱馬利亞是有福的,因為上主對馬利亞的話都要應驗。之後馬利亞就開口讚美上主,她的頌讚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尊主頌。
從被告知懷胎的一刻,馬利亞由驚慌到鎮定下來,從不明白到順服,已經是不容易的事,她急忙前往山區,或者就是去看看天使告訴她伊利沙白懷胎的事,或者因為這事對馬利亞而言,可以是一個令她平安下來憑據,上主除了讓馬利亞得知一個震撼的消息外,也為她預備了一個令她平安的憑據,而這份平安令馬利亞能從心而發,開口讚美上主。
基督的降生帶來對世界的震撼,這個震撼是因為光要進入和驅散黑暗,而這個動作本身就是一份震撼,但震撼到最終,是要帶來從光而來的平安。當我們點燃第四支象徵平安的燭光時,教會可以讓世人得著這份從光而來的平安嗎?伊利沙白在整卷福音書中,雖然只是出現一少片段,但就為震撼的心靈帶來從光而來的平安。
主佑
阿門
將臨期第三主日
路加福音 3:7-18
素食店的肉食餐單
一間素食店為了吸引更多顧客,決定除了傳統的素菜以外,加入肉食餐單,但它依然稱自己為一間素食店,這樣可以嗎?當我們提起麥當勞餐廳時,儘管它有其他料理可供選擇,漢堡包和薯條始終是它的象徵。
將臨期第三主日的主題是「喜樂」,這裡所記載的福音喜樂嗎?字面看來,不太喜樂。當不同的人到約翰那裡想領受洗禮時,約翰形容那些人是毒蛇的種類(孽種)。他教導那些人不要以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就可以逃得過上主的審判,因為上主隨時可以從石頭上興起其他的民來取代他們。他們問約翰要怎樣做才可以領受洗禮,約翰吩附他們要悔改,有能力的,要分享給缺乏的人,收稅的,不要多收稅錢,從軍的,不要向人強索金錢或者敲詐。他也告訴群眾,在自己之後會有一位來,是用聖靈和火給他們洗禮的,而我們都明白,他所指的就是基督。
約翰的舉動與我們今天的「傳福音」方法,好像有點不同。今天的「福音」,總是帶給我們喜樂、豐盛等等,那怕不太提到罪的問題,佈道會的宣傳,也不太看到一些例如回轉悔改的大標題,但卻總有快樂人生,豐盛充足的主題。經過了包裝的福音,就會成為我們認為是「喜樂」的福音。約翰沒有把福音包裝好才「宣傳」,也沒有利用自己是祭司兒子這個身份,也沒有在聖殿中打滾,也許對約翰來說,他的喜樂、豐盛就是在曠野中宣講從上主而來的話。
當點燃第三支象徵「喜樂」的燭光時,甚麼是教會的喜樂?人數增長還是罪人回轉?是因著上主在我們中間而喜樂,還是因為我們有的物業、事工的果效而喜樂?沒錯,只是一線之隔,喜樂的焦點就會變成素食店的肉食餐單。
主佑
阿門
將臨期第二主日
路加福音 3: 1-6
「主耶穌基督,上主的兒子,求祢開恩可憐我,我是罪人。」
每次到聖堂崇拜時,都會到洗禮池點過聖水,為自己畫十字聖號,然後跪下,以耶穌禱文祈禱,禱文是:「主耶穌基督,上主的兒子,求祢開恩可憐我,我是罪人。(Lord Jesus Christ, Son of God, Have mercy on me, a sinner.)」這不是一個「習慣」,是一份扎心,扎心作為罪人,扎心感到生命中的那份破碎總是令人疲憊,扎心生活在罪惡的世界中叫人掙扎、痛苦。
將臨期第二個主日的福音,記載施洗約翰得到上主的啟示,在曠野宣講洗禮。這個洗禮,聖經沒有作其他的描述,只是「悔改的洗禮」,更好的說法是「回轉以致罪得赦免的洗禮」。上主愛以色列,也愛我們,祂的恩賜是基督的救贖行動,目的是愛與寬恕,叫罪得赦免。今日和約翰的時代同樣也是一個罪惡世代,都是弄權、貪財的世代,上主透過約翰對時代作召叫,所選之處是曠野,一個甚麼都沒有但只有洗禮的地方,甚麼都沒有而只有愛與寬恕的地方,無論是在福音開首所記載的當權者,還是任何一個罪人,都可以來到約旦河,接受悔改的洗禮,這是基於上主從古到今的愛,當點燃第二支的將臨期燭光(Candle of Love)時,讓我們這些在黑暗中行走的人都得見上主的愛。
扎心、掙扎,是生命中總是避不免的過程,也是很實在的。沒有扎心、掙扎,我們也就不是血肉之軀,福音書中引述了以賽亞先知的宣告:「凡有血肉之軀的,都要看見上主的救恩!」
主佑,阿門
將臨期第一主日
路加福音 21:25-36
無花果樹的世代
將臨節期提醒我們預備迎接基督的降生,我們渡過多少個將臨節期?第一個?第二十個?每年的將臨期,三代經課的首個福音,都是記載基督告訴門徒祂必要再來的事,對於歷代的信徒,這是一份盼望(Hope)。
基督告訴門徒,祂再來的時候就是萬物的結局,日月星辰要顯出預兆,地上有困苦,惶惶不安。在無花果樹和各樣樹木的生命中,我們可以得知四季時令,正如當基督所預言的事情要發生時,我們也知道萬物的結局近了,但又有多近?無花果樹長葉結果不知多少次,世界的苦難也已經數之不盡,那邊地震,這邊海嘯,無良知者在剝削,無能力者在掙扎。基督說這世代還沒有過去,一切都要發生,真的不止發生了,而且多不勝數,越見顛沛流離。
世代,是指著我們整個信仰群體,從猶太民族到今天被召叫,出黑暗進入奇妙光明的信徒。但在世上經歷苦難,眼見不公不義,難免失望、沮喪。這些網羅臨到我們身上,是要叫人嚇得魂不附體,所以基督勸免我們這個世代在盼望祂再來的日子中,要謹慎,免得被貪食、醉酒和今生的憂慮壓住我們的心,也要時時警醒,常常祈求。
今年的無花果樹已長過葉,也結了果,明年它會依然照舊,不會停歇,這是生命,也是盼望。當點燃第一支將臨期燭光時,是盼望的燭光。也許真的是淵面黑暗,但上主說有光就有了光,一點光已能照亮整個黑暗,上主的子民就是帶著這盼望之光的群體,當基督再來時,祂要帶著能力和大榮耀駕雲來臨。
基督說:「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絕不廢去。」
主佑,阿門
預苦期第六主日
約翰福音 12:12-16
錫安的兒女啊,不要懼怕!
棕枝主日,基督光榮進入耶路撒冷,群眾在路旁揮舞棕樹枝,呼喊著「和撒那」,稱基督是王,讚美不斷,重演昔日以色列凱旋的景象,但不同之處,是基督所騎的是驢駒而不是馬。馬代表戰爭,而驢駒代表和平,基督表明了祂帶著和平而來,聖經記載門徒不明白發生的事,起初聯想不到先知的話,直到基督得榮耀後才明白。
在近逾越節的日子,以色列人記念上主在埃及地對他們的拯救,而基督入城的行動,加上之前叫拉撒路復活的奧蹟依然瀝瀝在目,就令他們更熱烈,更踴躍。然而,福音書引用舊約提醒說:錫安的兒女啊,不要懼怕!看哪,你的王來了;他騎在驢駒上。基督進入耶路撒冷的確是進行拯救,而救贖行動會帶來一定的代價,昔日以色列人也經歷了不少;但今次的代價,是上主親自的承擔,以基督的受苦和死亡,去結束了為蒙赦罪而獻祭的日子,以基督的復活帶來了永遠的拯救、解放,而這個救贖的行動,最終就叫世人得見上主的榮耀。
錫安這個字,本身帶有無常、不穩定的意思(Uncertain),也好像我們的生命一樣,但福音提醒我們:錫安的兒女啊,不要懼怕!看哪,你的王來了;他騎在驢駒上。
主佑,阿門
預苦期第五主日
約翰福音 12:20-33
點榮神?益咩人?
在約翰福音中,基督好幾次提及「時候」的問題:在迦拿婚宴中、跟撒馬利亞婦人的交談、對門徒的教導等等。到了十二章,祂稱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但也是祂心裏憂愁的時候。
榮耀的時候,是指人子要犧牲生命而讓萬人得藉生命。基督要成為那一粒將要死的麥子,祂感到憂愁,想父救祂脫離這個時候,但回首基督卻堅定地接受了召命,寧願父因自己的犧牲和順服而得榮耀。
犧牲、順服是我們熟悉的字眼。我們犧牲了甚麼?其實是上主先犧牲了祂兒子的性命。再且,恩賜才幹、時間金錢都是從上主而來,我們沒有甚麼可談得上是犧牲。不要忘了我們是卑微的,攪不好就連父的榮耀也「奪」了過來。順服也是一大挑戰,口裡說要順服上主,但回到現實,順服帶來的挑戰會令人痛苦,有時更要經過無數掙扎,透過苦難來學習順服。即使是基督也有一刻心裡憂愁,但不同之處,就是祂的順服。
犧牲和順服的結果是上主得榮耀,而不是令我們頭上多了光環。福音告訴我們,基督來了,為我們先犧牲,作順服的事情,使父得榮耀,叫萬人得生命。我們要做的就是服事基督,若有人服事基督,父必尊重他。
主佑,阿門
預苦期第四主日
約翰福音 3:14-21
從水和聖靈的重生
約翰福音3章16節是其中一段經典的金句,相信我們不會反對。這句話,不是由其他人所敍述,而是基督向尼哥德慕解釋重生時親口說的。原本是因罪而死掉的生命,基於上主對世人的憐愛,人可以因信基督而得到重生,而「信」就成為了重生得救的條件。
得救是出死入生,是重生,是從上頭而生(Born From Above)的意思,照基督所說,就是從水和聖靈的重生。當我們回想太初上主的創造,祂的靈在水面上運行,以祂的道成為創造的根基,把世界從空虛混沌和淵面黑暗之中扭轉過來,成為上主眼中看為好的世界,我們的生命也不就是一樣嗎?
福音提醒我們,我們相信基督,得救重生,藉聖洗歸入基督,就好像上主在我們生命中再一次的創造,上主的道和靈在我們當中,藉水禮叫我們離開死亡,歸入基督的永恆中。然而,當中的奧蹟,就是基督的受苦、祂在曠野被舉起、被釘了在十字架上、死了,但卻因上主聖父的大能,為我們而復活並且得勝。
主佑,阿門
預苦期第三主日
約翰福音 2:13–22
潔淨聖殿
我們為教會禱告,求上主建立教會,復興教會。這個星期的福音記載了基督來到聖殿,祂把牛、羊和鴿子趕出聖殿,把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和桌子推翻,但祂卻責備猶太人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把它重建。」
猶太人把聖殿變成了生意買賣之地,美其名可以方便同鄉在遠方回到耶路撒冷過節,要獻祭嗎?可以到了聖殿才買牛買羊,又有方便的找換店可以兌換銀錢作奉獻之用。猶太人把很多元素加入了聖殿之中,把他們的生意理念好好實踐,既可以做生意,又可以方便別人,也看似對敬拜之事有所貢獻。他們用自己心意去事奉,也「建立」了一個他們想要的聖殿,但卻「拆毀」了聖殿的神性,聖殿成了一個對敬拜者有益處的市集,而不是上主所說禱告和敬拜的地方。
基督對聖殿的「建立」,就是把內裡不屬於上主的東西「拆毀」。在這個世代,我們常常心意更新而變化,可惜卻未有察驗何為上主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福音告訴我們,基督指著自己作為聖殿,聖殿是敬拜的地方,敬拜最終建立在基督之內,就是奉上主的旨意,道成肉身,受死、埋葬、三天後復活的基督。
主佑,阿門
預苦期第二主日
馬可福音 9: 2-9
登山顯榮
基督在山上向門徒顯示祂的榮耀,並且與以利亞、摩西一同出現在門徒眼前。基督極其潔白,衣服放光,這個形象,令門徒驚訝,以至彼得在不知道說甚麼好的情況底下,就說要搭三座棚給基督和以利亞、摩西。期間有雲彩與他們一起,也有聲音吩咐門徒要聽於基督,因為基督是上主聖父的愛子。
門徒為甚麼驚訝?他們已經跟從了基督一段時間,經歷了基督所行的神蹟,從餵飽群眾到醫病趕鬼,他們都是見證人。不過這種認識就局限了在基督的行動之中,行動是外顯並且多數是即時有果效。相對於行動,榮耀是基督神性的顯現,而且指向受苦後的得勝,是要等候的。所以當門徒見到顯出大榮耀的基督時,他們因為依然不清不楚,聽了又不明白,就驚訝,不知所措。
對於我們來說,是否只定晴於基督的行動之中,而忽略了對基督本身的認識?福音告訴我們,基督道成肉身,踐行的是上主的話語,也許與我們的心意不同,但基督住在我們中間,是上主的雲彩,與我們同行。
主佑,阿門
預苦期第一主日
馬可福音 1: 9-15
聖洗與試探
進入預苦期,首主日的福音內容,就是基督的聖洗和接受試探。聖洗是屬靈生命其中的高峰,是喜悅的事,也是上主榮耀的時刻;試探是屬靈生命中常要面對的事情,是充滿掙扎的,這一回得勝,下一回可能跌得傷痕累累。
這段經文讓我們看見,試探可能往往在我們生命高峰中出現。基督剛剛接受了聖洗,聖靈這刻猶如鴿子般降在祂的身上,一轉眼就帶祂到曠野接受試探,這邊廂聖父的慈聲未完,那邊廂已在面對曠野的危險。
我們也不就是一樣?多少次我們在崇拜中被上主更新,在聖經中得著安慰,得著能力,大步向前,但不消半響又被世界猛攻,或會堅持,或會失足。或者當我們盡心事奉,榮神益人之際,驕傲、自滿就會悄悄到訪,對我們的事奉生命、精神作出種種挑戰、折磨。
縱然如此,福音仍然提醒我們:在曠野中,與猛獸共存之際,上主也會叫天使侍候祂所愛的兒女,因為上主聖父這樣說:「你是我的愛子(女),我喜愛你。」
主佑,阿門
聖誕快樂大龍鳳
將臨期過去了,轉眼聖誕節也過了,我們都忙完一個節期了,筆者這文章,也許有點反高潮,但也是因為這個節期的意義,令筆者心裡存著這個反高潮。
將臨期第四主日在聖堂聽了一篇這樣的道,大致是:基督靜悄悄來到世上,上主要告訴馬利亞她要懷孕的消息時,也是靜悄悄。我們要靜,才能聽見上主的聲音,也要靜才能消化上主的信息。我們在這個節期,有靜下來聽上主藉天使所報的佳音嗎?
這令筆者想到,教會每年在這節期都為了各式各樣的彩排、預備,忙得不可開交;每個頌唱會、報佳音、福音晚會等等,再加上各種佈置、裝飾,都要靠弟兄姊妹一手一腳來完成。有些信徒,除了自己教會的事奉外,也在坊間參與其他的事奉,出隊、佈道,一下子,全世界都熱烈起來,慶祝之聲滔滔不絕。
傳道同工之間的分享,最頭痛就是安排日子讓弟兄姊妹去彩排,大家都很想在平安夜或聖誕參與事奉,但每每彩排都是最慘重的,每一天都總是不能齊人,每一次都總會有人臨時來不到。又或是在會議中,被問及「這個聖誕有甚麼安排?」「有沒有新的活動?」「崇拜?那麼崇拜會有甚麼特色嗎?要人表演嗎?」「聖誕崇拜有安排甚麼嗎?聖誕老人派禮物好嗎?」
一位牧者跟筆者分享,每年的平安夜都是詩班頌唱會,唱的都是高難度的詩歌,彩排都要花上好幾個星期,但平日的崇拜,詩班只會在崇拜前30分鐘練一練詩就在崇拜中「獻詩」。今年牧者安排了平安夜「崇拜」,不再是過去頌唱會的型式,崇拜中唱一些會眾可以參與的聖詩,安排了詩班唱其他聲部,在崇拜帶領會眾唱詩。他的安排倒是換來一大堆的質問,當中有些更令筆者摸不著頭腦:「詩班沒有表演嗎?就是唱這些?」「每年我的女兒都從英國回來唱一首solo,今年她不用回來嗎?」「只有崇拜?點燭禮?有聖誕氣氛嗎?」
筆者很喜歡說:「如有雷同,實屬不幸。」但這比不幸更不幸。這些質問反映了些甚麼?我們說聖誕是慶祝基督降生,甚麼甚麼道成肉身,怎樣怎樣拯救世人。在聖誕日,我們會慶祝!會感恩!我們漸漸對這日有所期望,期望慢慢變成要求,而要求的東西慢慢又變了質,從聖誕的本質轉到我們自我的身上,信仰的深義被物質和成果取締,我們在慶祝耶穌的生日但耶穌卻不在場,我們是否只在慶祝一年一度的大龍鳳?最緊要有新的節目,有夠響夠爆的安排,這個聖誕快樂是因為大龍鳳的滿足感而快樂?還是真的因為道成肉身這個奧蹟令我們快樂?我們美其名要慶祝基督降生,但為甚麼會嫌棄安排不週?若安排了一個所謂「簡單」的「崇拜」就是安排不週嗎?甚麼才是安排不週?筆者會說是我們平時忽略上主在聖經中第一樣分別為聖的東西。那是甚麼?在創世記第一章可以找到。
筆者並不反對任何的聖誕慶祝,不反對佈佳音,不反對頌唱會,也不會反對在教會中放一棵聖誕樹,幾盤聖誕花,崇拜後讓聖誕老人帶來一點小歡樂,大家喜氣洋洋。只是我們要知,不要讓這些東西成為了焦點!甚至取代了「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祂名稱為以馬內利。」也不要讓我們的預備失去了真正的原因。
以前常聽到牧者叫我們要預備好自己迎接基督的降生,常常叫我們不要像那些旅店一樣,閉上了門,拒絕基督;但筆者認為,我們都是馬槽,正因為我們是馬槽,基督就選上了在我們這等不配的人生命中降生!當我們要把自己裝飾得像旅店一樣時,我們卻不知基督愛我們是因為我們是馬槽。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崇拜中的聖道(二)唱咩啫?(下)
筆者想了很久,如何在「唱咩啫」這課題中再跟大家可以分享多一點,最後發現可以藉著這教堂的崇拜,成為我們分享的方向。
崇拜開始時,進堂詩後,主禮會邀請會眾認罪,然後同唱《垂憐頌》(Kyrie Eleison);認罪後主禮唱出一句:「天主在天受光榮」,會眾就回應:「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和同心唱出整首《榮耀頌》(Gloria in Exclesis Deo);然後禱告;進入聖道禮,聖道禮中,每星期會有不同的答唱詩篇,都是短歌;在主禮宣讀福音書前,都會唱同一首的《哈利路也》(Hallelujah)作為聆聽福音前的歡呼;講道後,在公禱中,每句禱文中間都會同唱:「上主,求祢俯聽禱告」。
進入聖餐禮,在禮儀中會有幾首的詩歌,而每星期都是一樣的,有《聖哉頌》(Santus and Benedictus)、《主禱文》(Pater Noster)、《羔羊頌》(Agnus Dei),和聖餐中主禮與會眾的一些對答唱頌。
是的,以上的詩歌每星期都是一樣。可以嗎?不可以嗎?雖然上述教會大部分崇拜的詩歌每次都是一樣,但對於會眾在崇拜的帶領和牧養上,卻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在帶領崇拜的課題中,常常有一個謎思,就是「如何讓會眾投入?」筆者認為其中一個會眾不能投入的原因,是因為會眾對詩歌的不熟悉。崇拜隊會花不少的時間去處理一首新歌,容易的話,數分鐘就處理好,難唱的就不得而知了。那麼?我們的會眾有多少時間去掌握一首新歌?在整個禮儀中唱了「三次加副歌加尾句啦」!夠嗎?
投入於音樂或許未必等如投入崇拜和上主之內,因為當音樂不合我們心意時,我們就「不能」崇拜了,當音樂不夠豐富時,崇拜便被定為不豐富了。當然音樂的美可以讓崇拜生色起來,但生色了些甚麼?令我們更投入於上主之內?還是投入於我們的感官之中?又或是透過感官讓我們更投入於上主之內?很矛盾的問題卻很真實,只要稍有不慎,就會變得「妹仔大過主人婆」。
筆者不是提倡崇拜要選相同的詩歌,也沒有此必要。然而在這教堂崇拜的經驗,讓筆者體會自己因為初到貴境的時候,唱不到那些詩歌的那份「疏離感」,但日子久了,唱熟了,筆者感受到自己也是這個崇拜群體的一份子,因為可以跟他們一起口唱心和,而且我們會發現,連一起崇拜的小朋友,也會一起唱起來,信仰的內容就是這樣種在他們的心中,靜待在他們心中發芽,讓他們更明白。記得有一次,一位小朋友跟著主禮大聲地唱帶領的部份,崇拜差遣時,主禮說:「基督說要讓小朋友到祂跟前,小朋友就是這樣單純地走到基督前了,這就是信心,兄弟姊妹,帶著基督所賜,小朋友般的信心進到世界去吧!」
其實當我們在崇拜中要唱的新歌時,可以嘗試在崇拜前的十五或二十分鐘,跟會眾練習一下,讓會眾可以在崇拜時不用啞口無歌。會眾不會這麼早回來?真的嗎?試試看!筆者的經驗是:不少早回來的會眾很喜歡崇拜預習,因為在音樂上,他們不再是「被忽略」的,即使學不到十成,他們也對詩歌有印象。至於「忙碌」的信徒們,甚麼是準時崇拜,這裡不再討論了。
另外,可以早一些去計劃每季或者每節期的崇拜詩歌,在崇拜以外舉辦一些聚會,邀請會眾一同來學新歌,又可以順道解釋詩歌的內容或者教導節期的事情。根據筆者的經驗,這些聚會的內容和時間不用太多或太長,先來數首熟悉的詩歌暖暖胃,再學數首新歌,加上一小段大約十五分鐘的節期或詩歌講解,整個聚會大約只是一小時的時間,既可以幫助信徒學習新詩歌,亦可以作一些崇拜的教導,一舉兩得。
除了帶領者要知道在崇拜中「唱咩啫」(可參:「唱咩啫?(上)」),我們也要幫助會眾在崇拜中知道自己「唱咩」,因為詩歌不只是一些音樂安排,內容其實就是聖道,對會眾整體也是一份牧養,我們若期望會眾和帶領者都同感一靈,就要明白如何在理性上幫助會眾明白那些只是唱十五分鐘的內容,正如聖經說的悟性和靈性,兩者都應該兼備的。當他們知道「唱咩」的時候,就真的是在崇拜中藉著詩歌和音樂投入於上主之內了。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崇拜中的聖道(二)唱咩啫?(上)
我們常常討論有關崇拜詩歌的話題,例如:歌詞夠Biblical嗎?神學對嗎?內容偏向自我中心嗎······等等。筆者一向認為祟拜中的詩歌就是聖道,我們所唱頌的,是聖道的本身;然後是關乎上主和世界的事,即是信仰的內容;而在崇拜的禮儀中,詩歌會幫助信徒投入和明白當中的真義。
崇拜的詩歌是聖道。我們是如何去定義「崇拜中的聖道」?筆者所指的不單是在祟拜中的講道,而是貫通整個崇拜的核心,是道成肉身的道,即是上主本身,上主本身就是創造,就是信實、聖潔的,也是拯救、愛、憐憫······等等。上主是創造,因為祂本身喜愛分享祂自己,聖潔就是上主,因為祂的聖潔本與祂共存,拯救是上主本身對世界的心意,創造就已經是一次拯救,上主本身就是愛。所以我們唱頌的,應是上主本身的屬性、作為,而不是因為基於其他的原因:不是因為上主創造了「我」所以祂是創造的主,而是祂本身就是創造的主;也不是因為上主拯救了「我」所以祂是救贖的主,而是祂本身就是救贖;上主的信實,是因為上主本身是信實,不是因為祂給了「我」甚麼;上主的愛,是因為祂本身是愛,而不是基於祂愛不愛「我」。(當然,上主十分愛我們。)正如一位很美麗的女孩,她的美麗不是因為被他者追求才美麗,美麗是她本所擁有的,不會被動搖的。
我們讚美上主,就是基於上主本身是如何,就是上主那份偉大,令我們禁不住回應這份偉大而發出讚美、感恩。例如多年前的一首詩歌:ACM的《祢是王》,就帶出了上主的偉大,祂在萬有之上的掌權,是尊貴的,我們單單景仰祂的偉大、尊貴,因此我們以屈膝頌讚作為回應,歌詞間主客有序。這類詩歌先將上主的本身直接地言說出來,讓我們從中更認識上主的本身,因而發出盡情的讚美、感恩作為回應,也應是我們在崇拜一開始頌唱的詩歌。
我們於崇拜中也會藉著詩歌去表達基督信仰的內容,是上主與世界的事情,也就是當我們遇上上主後,我們對上主的回應:在聖潔的上主面前,我們要認罪;在施恩的上主面前,我們會祈求;在領受過上主的恩賜時,我們會感恩;在生命被上主觸摸和醫治時,我們會降服。有些內容是描述他者或先賢的,例如筆者於本文要引用的其中一首:《因著信》。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把這些寫得很好的詩歌放錯了位置,反而令詩歌失去了它的意義,令崇拜失了焦點。讓我們在此也討論一下這首(類)詩歌。(承蒙原作者盧永亨先生批准使用於本文。)
這首歌述說上主的故事,也十分Biblical,更是我們信仰其中的內容,但把這首歌放了在祟拜一開始時作為讚美詩,就是一件錯事了。即使歌詞是有關我們的信仰,但這首歌的內容卻不是敬拜和讚美,也不是描述上主的本身,而是言說上主所參與和帶領的故事,再且歌詞中的「他」,是指幾位的先賢:亞伯拉罕、雅各、摩西等等,而並不是上主。歌詞既不是直接表達出道的本身,也不是群體敬拜的表達,我們卻硬把它作為敬拜之用,實在令人有點莫名。相反地,若能配合講道的內容,以這歌作為回應,這樣就如我們宣讀信經一樣,是對世界宣告我們對信仰的一份確信;又或放在崇拜的差遣禮中,崇拜聚會的完結,我們就懷著先賢留下的憑據,憑信得著上主的應許而進入世界。
上述並不是一些深奧的神學討論,只是「閱讀理解」的問題而已。我們花了很多心思去探究歌詞間的神學問題,當然這是十分重要,可是卻忽略了一些簡單的事情,把上好的東西用在錯的地方,令到詩歌不能在崇拜發揮其功用,隨時令崇拜變得一塌糊塗。當一首寫得好的詩歌,放了在崇拜正確的位置時,詩歌就自然能夠幫助信徒投入和明白崇拜的真義。篇幅有限,下回再續。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洗唔洗浸?」「洗!唔洗浸!」「洗?唔洗!!浸!」
本來準備寫有關崇拜詩歌內容的文章,可惜一直在聖洗上的反省,令筆者很想先寫下這一篇,以免這團火熄了。當然,在這裡要先說明:歡迎討論,不喜勿插。
一位牧者這樣說:「They called themselves Baptist Churches but they sometimes ruin the meaning of Baptism」也許這句話會得罪很多人,但筆者的確對於某(些)宗派在聖洗上的解讀有所保留,所以即使是得罪人,也想說說、分享。然而,筆者也是某宗派的會友。
近日參加天主教聖本篤堂的一個提前主日彌撒,當日是「傳教主日」,也是兒童聖洗的日子,三代經課分別是:以賽亞書(60:1-6), 啟示錄(1:3-8), 以及約翰福音(17:11, 17-23)。
彌撒如常地進行,認罪禮、光榮頌之後,神父邀請了各父母帶著準備領洗的兒童到台前,神父詢問他們是否願意讓他們的孩子接受聖洗,歸入基督,領受天主的恩寵;接著就為將要領洗的兒童逐一祝福及在他們的額上畫上十字架的記號,然後便囑咐這些兒童的父母要守護他們的兒女,並且兒女就是他們每天首要傳教的對象。
聖道禮中,神父說傳教首要做的是對內,不是對外,對內是指我們每個人自己的信德、愛德是如何,正如福音所說,我們要受真理的祝聖,當天主子基督要派遣門徒到世界去時,祂最關注的是門徒是否在天主的愛和真理之中,天主子關注他們「是」甚麼而不是他們「做」甚麼。天主子祈求天主讓門徒好像天主和天主子一樣的合一和互愛,當真理在他們當中時,他們自然能夠叫世界看見和相信天主⋯⋯(節錄)
聖洗時,神父也是奉聖父、聖子、聖神之名為兒童施行聖洗。其間一個男嬰也許因為不爽?他極力地掙扎,神父打趣說:「我們有時也像這男嬰一樣,明明在天主的恩寵下,都總是要掙扎一輪,才肯皈依天主的懷抱。」
聖洗後,父母再帶著已領洗的兒童站在台前,神父為這些兒童傅油,這個傳油禮,意義就是叫那些剛受洗歸入基督的生命,既已受洗歸入基督,也當領受從基督所賦與的職份,就是君王、先知和祭司的職份,也帶出了領受上主恩賜和被上主差遣到世界去的意義。最後,一起領受聖餐,整堂彌撒就在聖道和聖禮底下,一脈相承。
筆者並非要討論兒童聖洗,只是想藉一次參與聖洗彌撒的經驗作反省和分享,重點是在於某些新教教會如何看待聖洗這回事,尤其是當某些教會基於領洗的方式不同而要求已受洗的信徒,在轉會時要再「洗」,究竟所謂何事?筆者當日所領受的都是全身浸入水的聖洗方式,坦白說這種形式的確叫人十分深刻,入水一剎那的衝擊,被水包圍著和出水一刻的感覺,全都將出死入生這回事形象化起來,說到底,灑水方式的聖洗也許未能有這種效果。雖然如此,但兩者都是聖洗,只是方式不同,兩者都是叫罪人出死入生,進入基督的生命之內,領受上主恩賜的聖洗,何以我們要因為方式的不同而要別人「再洗」呢?
有更荒誕的,就是有教會要求傳道同工事奉滿某個年期就要轉會至該教會,若同工本身所受的不是「浸禮」的話,便要再「浸」。其實究竟是何來的勇氣,令施洗的牧師有「力」再問這位預備領洗的「傳道同工」是否相信聖父的創造?是否相信基督的救贖?是否相信聖靈的工作?又是何來的勇氣,令施洗者說:「既然你已經相信耶穌基督⋯⋯又在眾人面前承認,我就奉父子聖靈的名為你施浸。」這些問題,見工的時候沒有問清楚嗎?教會會聘請不相信三一上主的同工嗎?大家有沒有見過「再浸過」的同工?筆者見過,真的見過。
當筆者有機會與長執牧者討論「再浸過」這回事的時候,答案總是離不開三幾個,例如:「我們是某某宗派,浸是我們的傳統。」「這是入會儀式。」「受浸的人都沒有異議,無為討論吧。」
對於某些所謂的宗派傳統,筆者會問是那時開始的傳統?若根據猶太人在宗教禮節上的傳統,全身浸入水中作為悔改的行動是他們的要求,而且要在活水中,即河流,湖也不可以,要流動的水,不可以在「一池死水」裡面。
若以浸信會為例,是17世紀時General Baptists的John Smyth那一套嗎?不知當代的繼承者們知不知,他們起初也是向受洗者灌注(Pouring Water)?直至1642年間,全身浸入水的禮儀才開始成為普遍被採納的禮儀,Edward Barber的A small Treatise of Baptisme or Dipping中,亦解釋了Baptism意思也是Dipping,在全身浸入(Immersion)和灑水(Dipping)之間是沒有爭議的,而同時期的Particular Baptists也有同樣的看法,大家所強調的,其實是認信者的聖洗(Believers’ Baptism)。研究浸信會傳統的當代神學家James McClendon基於嬰兒是否有能力作認信而提出有需要為接受了嬰兒聖洗的人再作認信者的聖洗,而這樣做並不是要否定原有的聖洗,反之是要更固定原有的,一點也不像某些宗派否定其他別的方式那套思維。而且McClendon也認為過遲的聖洗(筆者按:例如臨終),在某方面與嬰兒聖洗一樣奇怪,因為可能兩者都只是在「付賬」(While a baptism too late is almost as strange as one too early, brought together they may just fill the bill)。基於這個傳統,我們有需要拒絕臨終的聖洗嗎?
對於「入會儀式」這個答案,更是令筆者感到可惜和失望。筆者年少氣盛之日,曾當面跟一牧師說:「何不斬雞頭、燒黃紙?」在此要公開道歉一個。但問題是:入甚麼會?人為何要加入教會?是因為人藉著聖洗歸入基督之內,互相連結而成為教會,因此聖洗最重要的是歸入基督,繼而才是「入會」。為何這樣重要的信仰核心,會被另一個似是而非的原因取代了?換句話說,那位非全身浸水的轉會信徒,已歸入了基督,而作悔改的聖洗,只是還沒有 貴教會的會藉罷了!McClendon提倡聖洗不只是一個象徵(Symbol),而且也是一個神蹟(Sign),他以保羅和耶穌的聖洗作例子,前者是回轉(Convert),而後者是一個實現(Fulfilment),我們的聖洗不單是從過去回轉過來的象徵,也是叫人進入基督實在而完滿的生命之中的一個神蹟。再且,浸信會本身對聖洗也有不少內容豐富的神學,例如聖洗是上主的恩典、是人對聖靈工作的回應⋯⋯等等,但是為何一個「入會儀式」就蓋過了一切?入會比上主的拯救和恩典更為重要?當我們要別人「再浸」之時,是基於甚麼理由呢?若入會儀式就是答案,就是重要得非做不可時,何不以另一些行動作為入會禮呢?相反卻硬生生騎劫了聖洗的意義,把它變成入會Party?
接受浸禮(再浸禮)的人都沒有異議,不用討論這個話題,說過來,這是對的。不過問題卻是我們作為教會沒有把聖洗的聖經、神學好好教導信徒,只選擇性去把我們要的傳統和目的作重點教導。其實不少的聖洗神學是大公性的,不要一看見「大公性」就甚麼天主教云云,「我信聖而公之教會」就是這個意思,是普世性,是源於基督,是一整體的意思。聖洗是歸入基督,得著基督的生命,叫我們可以繼承基督作君王、先知和祭司的職份;聖洗是歸入基督,藉著歸入基督而加入基督的教會,這是有先後、輕重之分;我們藉著聖洗得到上主的恩賜而不應是單單一個教會會藉,那恩賜是藉我們主基督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功勞而來,不是(單)從教會而來,更不是從宗派而來。
我們視聖洗為何物?我們的聖洗在表達甚麼?聖洗在教會的角色好像淪落於只是會友人數上的增加,傳福音的成績表,是新朋友被「教會」肯定多於被基督肯定,若不是這樣,何來要「再洗」?教會著重的是甚麼呢?有人會認為聖洗不算是聖禮(Sacrarment)而只是一則信仰的規條(Ordinance),這個觀念可以影響我們施行聖洗的方式和禮儀,對於聖洗的意義,是聖經、神學和歷史的結晶,本應該是被看重的東西,卻被一些當代的新教教會忽視,甚至擺出了一臉宗派大於一切的模樣,令人感到惋惜、失望。
(註:這文章的資料主要參考自Bryan D. Spinks的Reformation and Modern Rituals and Theologies of Baptism)
Alan Ip
崇拜中的聖道(一)可聞可見
一位牧者問:「崇拜當中,我們最盡心、盡性、盡意和盡力做的是甚麼?」
答案是:「就是在聽道的時候保持清醒。」
一般「福音派教會」的崇拜都比較著重講道的部分,普遍佔了整堂崇拜的一半時間,其次通常是唱詩,再加上其他如牧禱、讀經、報告等等,大約每次的崇拜聚會是60至90分鐘不等。即是一般的講道時間長度會是30至45分鐘,當然這是一個可加可減的機制,但總是不能減得太多,最好不要減,加是沒問題的。
中世紀的宗教改革後,加上理性主義的思潮下,講解聖經慢慢成為新教教會崇拜聚會的核心,早期有些改革家更把音樂或禮儀等等的東西全部丟棄,聚會中只留下祈禱和講道。現今大部分福音派教會都承接著這個做法,不同的就是把音樂和禮儀放回崇拜之中。
今天若有講員只講了十分鐘道便「收工」,教會會怎樣?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現的想法或情況:
「他沒有準備?」
「明顯,他不夠級數!」
「我們教會沒有付足夠的講員費嗎?」
若是自家的傳道同工,就會換來「吞pop」之嫌。相反,遇上「死唔斷氣」的講員,我們又會有其他的「困擾」。
近月,筆者每星期都在不同的天主教堂參加彌撒,針對於聖道,都有兩個共通點:第一,就是神父們的講道,全都只有大約十分鐘;第二,他們所講的道,筆者都牢牢記得。
有一次在青衣聖多默宗徒堂,(鬼佬)神父講道,經文是路加福音11:1-13(請自行翻聖經吧),他說:「耶穌之所以用這個求餅的比喻,就是告訴我們,祈禱要放低自我,要謙卑,不但這樣,祈禱更要厚面皮,好像求餅的人一樣⋯⋯而且,禱告是一定蒙應允,應允是指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要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但耶穌無搵我們笨,祂明確的說,是給我們,不過沒有說明會給我們甚麼,也讓我們尋見,但沒有指明會尋見甚麼,更沒有說開門後是甚麼的景象,但上主為父,必會給兒女們最好的⋯⋯」
一次的聖靈降臨節主日,在沙田聖本篤堂聽了這篇:「在今天紀念聖神(聖靈)降臨的日子,耶穌給了我們一個『吩咐』,和一個『應許』,而兩者是相連帶的,他『吩咐』我們去,而我們去的時候,祂就『應許』與我們同在。一個父親,教他的兒子如何從自家乘車到市集,他帶兒子到車站,向他示範了如何購票,等甚麼車;到了市集,父親就叫兒子嘗試自己一個乘車回家,並告訴兒子放心,他需要的時候,爸爸會在的!兒子便去做爸爸要他做的事,獨自乘車回家,順利回到家中;當見到父親的時候,父親就告訴他,父親一直都在同一班車中,只是遠遠看著他,確保他安全,父親還讚賞兒子在途中讓座給一位婆婆。各位教友,耶穌『吩咐』我們去,去做甚麼呢?耶穌已經示範過給我們看了,在福音中,我們可以知道耶穌怎樣做,我們要去做的,就是耶穌在地上所做的,祂已經示範了給我們看,我們各人也會從聖經中有不同的領受,會做不同的善工,但重點是我們都要去!因為當我們去的時候,就會經歷天主與我們同在,天主會看顧,在我們困難中會幫助⋯⋯因此當我們去的時候,就是天主與我們同在的時候,天主透過聖神與我們同在⋯⋯」
筆者沒法子可以在這裡完美地把神父的內容演繹出來,只可以把其中的精髓作分享,裡面未必有勁攪笑的gag,甚至只是一個「閱讀理解」式的講道,但就是這樣,讓道進入人心,而且要精確地以十多分鐘的時間把上主的道向人表明,又要言之有物,絕不是容易的事,沒有遊花園,也沒有風花雪月。非常佩服神父們本身對聖經和信仰的通透和他們內裡的神學學問,因為深入,所以淺出。而且基於整個彌撒都是由同一位神父帶領和主禮,整堂彌撒就扣在當日的經課中,道令人深刻,從起初到末了都沒有絲毫的偏離。
十分鐘的講道?那麼崇拜聚會的時間就很短?詩歌也要唱多幾首?要安排其他「節目」嗎?
非也!在崇拜中,講道是可聞的道,是聽與聞;詩歌和祈禱在崇拜聚會中也是可聞的道,因為它們有內容,讓我們可以從理性中敬拜和經歷上主。在崇拜聚會中,同樣亦有可見的道,幫助我們透過感官和觸覺去經驗上主:音樂的悅耳,群體唱頌和禱告時的那份動容,從不同的禮儀中言說出恩典的奧祕,甚至是聖堂中的擺設,都是可以讓信徒從感官中領受上主的道,我們也見過在一些教會的聖堂中擺放了苦路十四站的壁畫;聖餐桌的擺設,就是要好好提醒我們是立約的群體。(聖餐桌不是用來數奉獻嗎?不是放「咪」和歌譜的嗎??)上主透過祂所創造的一切,向我們表明了祂自己。這些都是在崇拜聚會中不可缺少的道,與講道者所宣講的道同樣重要。
筆者認為,崇拜聚會從宣召的一刻,直至最後祝福差遣之際,就是整整的一篇「道」,這道包括了詩歌和禱文的內容,我們向上主所表達的崇敬、呈獻和回應,經文的宣讀和宣講,崇拜中的禮儀,我們一舉手,一投足。因此,當我們是崇拜中的事奉者時,我們就是在不同的崗位上參與聖道的部份,有沒有留意詩歌在言說甚麼呢?帶領禱告就更不可以亂來,有聽過:「感謝天父釘身十架」又或是「耶穌基督感謝祢,是奉耶穌基督的名而求」嗎?
那麼,我們該怎樣做?篇幅(心力)有限,下回再續。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禮儀,美?
當我們談及崇拜的禮儀,我們很快就會把她(筆者認為禮儀是美,所以用這個她)誤當作古老陳舊的東西,是過時的,就是不夠「當代」,總之就是沒有時代感。尤其在非禮儀的教會(這裡並沒有任何貶損),崇拜的每個「項目」就是崇拜「流程」,當我們把這些稱之為「禮儀」的時候,就會「被覺得」不對。不過,我們要明白一點:禮儀本身其實是我們向上主所呈獻的一切;而透過禮儀,上主亦向我們啟示祂自己。
崇拜中的禮儀絕對不是禮節的意思。禮節是君臣父子之間的事,即使有禮可行,臣對君可以不服,子對父或許不敬。
先不談聖經,用一個生活的比方,來說一說崇拜中的禮儀:當我們有機會與心儀的對象共赴晚宴時,我們會如何赴會?我們或者會選擇一間不錯的餐廳,不用太昂貴,但也不能太隨便,可能會先上網看看其他人對餐廳的評價,又會多選幾間作比較,早幾天便會開始預備這個約會。或者我們不會過份盛裝,但也絕不會「豬肉背心踢膠拖」,是嗎?約會時,我們會盡情享受與對方一起的時間。
頃刻間,任何東西、食物、環境,甚至時間,都變得完美,全因為心儀的人在與我們約會。
這就是禮儀。我們是上主所「心儀」的兒女,祂享受與我們一起的時間,我們做的任何事情,就是向上主表達我們對祂的禮儀。沒錯,當我們在崇拜中玩手機、打whatsapp、魂遊太虛的時候,這些也就是我們對上主的禮儀了,同時亦表明了上主只配得我們向祂奉上這等檔次的禮儀。我們與心儀的對象約會時,會只顧玩手機而不理對方嗎?會對著對方魂遊太虛嗎?會嫌對方「悶」嗎?
禮儀首要是關乎態度的事,其次是關乎行為的事。
禮儀這個字,本身是從兩個字組合而成,就是人(λειτουργία from λεώς ‘people’ )和工作(ἔργον ‘work’),加起來即是人的工作,當這個字要指向崇拜的時候,就是指我們在崇拜中所做的一切,包括了唱詩、讀經、祈禱、聆聽等等。所以任何在崇拜中的一舉手,一投足,我們也可以視之為崇拜中的禮儀。曾經跟一位朋友討論,崇拜中的每個「項目」,究竟應稱為「流程」(Program)還是「禮儀」(Liturgy),友人堅持只不過是一項一項的流程,而筆者就堅持稱之為禮儀。原因是:流程是屬人的,禮儀屬是上主的;流程也只是一種「物流」(Logistic)的過程,而禮儀卻是帶著一份態度。也許我們會說:都只是名稱而已,何須一番文字獄?筆者會說:我們視之如何,就稱之為何。
因此,在崇拜中我們以禮儀向上主表達我們對上主的崇敬,透過唱詩,我們向上主表達讚美和頌讚的禮儀;在祈禱中,我們透過祈求獻上我們心思上的禮儀;讀經和聆聽時我們專注在上主的道中,這份專注就是我們向上主呈獻的禮儀;在奉獻時,我們謹慎地投入金錢的奉獻,安靜地默想,專注於上主的神聖空間之中,也是我們對上主表達對祂敬畏的禮儀,崇拜中的禮儀就是一份以行動而表明出來的態度。
同樣,透過了禮儀,上主向我們啟示祂自己:在崇拜空間之中,上主向我們啟示了祂無瑕的神聖;在聆聽之中,凡有耳的就應當聽,上主向我們啟示了祂的律例和典章;在音樂、歌詞中,上主向我們啟示了祂的美善和崇高;在洗禮之中,上主向我們啟示了祂對世人的接納和愛情;在聖餐之中,上主向我們啟示了祂對罪人的救贖和恩典⋯⋯
因此,透過禮儀,我們不但可以向上主獻呈我們的心思和行動,也讓我們可以透過禮儀看到上主的作為和祂向我們的啟示。
那麼,我們獻上的禮儀是美的嗎?前文說禮儀是以行動表明態度,那麼我們就應該把她做好,要做得美。記得一次筆者在忙亂下把自己的水樽放了在聖餐桌上,結果被神學院的教授教訓了一記:「這是上主向我們施恩的桌子,把你的水樽拿走。」筆者之所以提這件事,是因為這件事讓筆者明白,對上主的事和物的尊崇就是美。我們設計崇拜的禮儀,對上主的事和物也必須帶著這種尊崇的態度,那麼我們的所設計和呈獻的禮儀才稱得上是美。
另一方面,上主向我們的啟示是美的嗎?這個答案很明顯吧!或者,有時候所謂不美,是因為我們本身看不見,又不明白那份美,而不是上主的啟示不美。
禮儀是以行動帶出態度,要美的。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閤府統請
近日常聽到(至少是筆者常聽到)身邊的弟兄姊妹討論是否應該「分齡崇拜」,意思即是教會是否應該按不同年齡的信徒設立不同的崇拜,正反的聲音各有千秋。有的認為,不同年齡的信徒都應該有屬於他們的崇拜,無論是內容,形式等等,都要切合他們的需要;另一方面的聲音卻支持教會的崇拜應該是教會整體性的聚會,不應該把信徒分成一堆堆進行崇拜,這樣只會令跨代問題更加嚴重。
不少外國教會或香港某些教會,都會讓不同年齡的信徒一同參加崇拜,當中也包括了小朋友,他們的做法是讓小朋友一同參與在唱詩的部分,然後會讓小朋友到其他地方去學習聖經,而會眾就在禮堂中繼續崇拜。這樣,小朋友就會從小可以「淺嚐」崇拜的味道,當他們長大後,就不會對崇拜感到陌生,因為自小就有這個崇拜的經驗。
在天主教的彌撒中,小朋友不論幾多歲都會一同參與整堂的彌撒,筆者參加過至少三間不同天主教堂的彌撒,都是一樣的。當然,太小的嬰孩在彌撒中有時的確會帶來一點點的「聲音」,通常家長們都是自覺地把他們抱到聖堂外去「安靜安靜」。或許我們會問,這樣不會令人覺得騷擾嗎?筆者的反省是:「電話響咪仲煩?!遲到咪又係騷擾?!君不見鼻鼾之聲側邊來?!」抱歉這樣帶有一點的貶損,但甚麼東西真正在騷擾我們崇拜?
另一方面,教會無所不用其極地鼓勵年青人要「返」崇拜,但都好像不是太有果效,筆者認為歸根究底是我們沒有從小給他們正確的崇拜教導,包括讓他們從小就參與在崇拜當中。而且教會並不是真的了解到年青人的需要,以為改變了模式,讓他們自由地搞個「大龍鳳」就是他們想要的?又或是勉強他們要參與在崇拜或崇拜的事奉中,就會令他們慢慢喜歡崇拜?
曾經跟幾位年青人分享他們對崇拜的看法,以下都是他們普遍的「真心話」:
「那些詩歌是唱豬、鵝(主,我)嗎?是粗口嗎?」
「那個帶領詩歌的可否提起精神呢?他連自己都沒有被詩歌感動,就叫我積極投入?我而家真係覺得好投入,好感動囉⋯⋯」
「那個講道的是住在火星嗎??他似乎不知道地球發生甚麼事??他不食人間煙火的?講了45分鐘,他還未斷氣?」
「為甚麼要在崇拜中做這個?做那個?⋯⋯」
坦白說,某些的評語也十分值得我們反省,當然如有雷同,實屬不幸。但他們的分享也令筆者明白,年青人真正的需要,不一定只是在「形式上」的事,而是在實際的經驗上,都令他們吃不消,甚至有些時候,我們所謂的「成人」也吃不消,這個問題涉及了崇拜其他的討論,不過卻不是本文的重點,我們就此先放下。
那麼,教會可以帶給年青人一個怎樣的崇拜經驗?是不是把他們分出來,讓他們有他們的崇拜,就是好的方法呢?無規矩又何以成方圓?崇拜始終是崇拜,怎樣跟他們定下崇拜的「規矩」?但當要定下規矩時,又要顧及他們的意願、感受,如何才可以取得平衡?
其實,我們也要體諒一下年青的信徒吧,不要硬說他們不願意崇拜就怪罪於他們,也不一定是他們的錯,我們也得反省我們有沒有好好地幫助他們參與在崇拜之中。試想想,從小到大他們都沒有機會「淺嚐」崇拜是甚麼一回事,然後突然有一天我們跟他們說:「大個喇!返崇拜啦!」而對於這個崇拜,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是甚麼,而且也未必有時間讓他們去消化,俗話說:「硬食!」。或許我們會問:兒童崇拜不也是崇拜嗎?那就要看看我們如何計劃我們的兒童崇拜了,筆者認為關鍵就在於是否與「成人」崇拜有正確的接軌。
然後,當我們發現年青人不能「投入」於崇拜時,便找來各方各面的所謂模式,將一大堆坊間東西、價值觀,不論是甚麼,只要他們覺得是好的,就放進他們的崇拜中,但又缺乏對他們適切的教導。當他們長大後,對那些「模式」習慣了,又或是厭倦了的時候,所謂的「成人」崇拜又容納不了他們的回歸,又是轉進另一個死胡同。
因此,筆者認為教會應該讓小朋友參與在崇拜之中,至少讓他們可以參與在部分的禮儀之中,例如是唱詩,或是聖餐。目的是讓他們從小就可以淺嚐崇拜的味道,讓他們可以多一點明白和認識崇拜,待他們長大後參加崇拜時,更容易的投入崇拜。我們常常說要讓年青人起來在崇拜中事奉,其實只要好好地從小向他們作崇拜的教導,他們就會是下一梯隊的事奉者,讓他們紮根於真理上,他們是有能力去做很多崇拜的事奉。更何況,有時候他們所給予的意見,可能會是崇拜更新中一些重要的基石,問題是我們從一開始是如何教導他們走在正確的方向,讓他們在崇拜的規矩方圓之中尋找突破和更新。
基督信仰的崇拜是閤府統請的。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去錯地方拜錯神
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好幾個觀點,其中一個令筆者最有共鳴的,就是作者說「敬拜工業」的做法,令音樂成為了聖餐的補替品,誤把音樂變成為了崇拜中的聖禮,音樂也成為了崇拜中的「唯一」。他還打趣說,若大家不認同他的說法,大可嘗試在教會崇拜中每次也舉行聖餐禮但一個月就只有一次「有音樂」的崇拜,看看結果會如何。音樂成為了崇拜中的餅和杯,而帶動出來的就是會眾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就帶動了會眾的信仰。
筆者一向都認為在崇拜中沒有聖餐是一種缺陷,因此十分認同上文作者的這見解(參:聖洗與聖餐(下)-聖餐)。基督信仰的崇拜是以三一上主為唯一對象,以基督為中心,在聖靈裡敬拜;那麼,甚麼可以最直接踐行這個崇拜的理念?筆者會毫不猶疑地說答案是聖餐。當然我們也可以透過詩歌的內容或崇拜中的其他禮儀去言說和踐行這個信仰的核心,但聖餐卻最能夠具體地把信仰踐行了出來,是一個群體的信仰行動。而且自從第一代的基督徒開始,崇拜就是離不開聖餐,這也是基督的吩咐。或者,正如上文作者所說,今天的崇拜可能不經意地,誤把音樂變成了崇拜中的餅和杯。崇拜中的音樂絕對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功能,但卻比不上聖餐可以把我們直接帶進三一上主的同在之中。
另一方面,上文作者亦分享了一些觀點,都是環繞著這些「敬拜工業」中的音樂對崇拜的影響,他認為這些「崇拜」中的音樂都是比較商業化,原因就是當製作這些「崇拜」,最後的目的總離不開要讓「入場觀眾」有好的感覺,要有時代感,要與當代的音樂文化接軌,這樣很容易就做成了一個以「娛樂為本」的崇拜文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消費主義」。而且久而久之,除了會令人錯覺崇拜的基本或唯一元素就是音樂而忽略了崇拜中其他應有的元素外,還會製造了一些崇拜明星(Worship Stars)出來,就是那些很有「魅力」的崇拜帶領者,信徒總會慕名而來參加這些崇拜活動,簡單而言,一個新興的「敬拜團隊」,它的號召力總不及那些接近二十年的「泉水」吧,買票時總會有人說過:「未聽過呢隊嘢喎,尐嘢得唔得㗎?」。加上上文的作者認為當中某些的音樂創作,在神學上有一定的不足,甚至他形容為:差的神學(Bad Theology)。
筆者承認,在製作這些「崇拜」的時候,的確是離不開「如何吸引觀眾入場」這個考慮,這也是筆者過去在音樂機構中服事的經驗,無論於起初如何討論內容、聖經等等,最後都是要面對這個問題:「那麼,這樣的設計觀眾會喜歡嗎?是否需要再想想一些驚喜的元素⋯⋯」然後又是要面對賣票的狀況,又是要宣傳,又是離不開「要吸引觀眾入場」。即使是所謂「免費派飛」,也不一定會有入場人數的保證,而這種供與求的關係,就正正是消費主義的爪牙。的確這種心態,也伸延到教會之內,信徒對教會的崇拜開始有錯誤的要求:一個出席過某某聚會的信徒可能會不滿意教會的崇拜只有4-5首詩歌,既沒有型人歌舞一番,音樂的鋪排又不夠Pop,又沒有強烈舞台效果⋯⋯對於這樣的要求,筆者可以肯定地告訴他,你要的不是崇拜,而是音樂會。
不過話說回來,教會也得要爭氣一點。
那些「敬拜工業」的同工們,為了聚會,用盡努力和腦力去泡製極高水準的音樂和內容,這是十分值得欣賞的!某程度上教會更是要覺得慚愧的。本來,崇拜的事情,就是教會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教會應有的專業。可惜的是,很多教會在崇拜的事上變得越來越不專業,聽過有些教會的牧者,起初以為把崇拜的事情外判給弟兄姊妹就可以了,誰不知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已不能把失控的情況扭轉過來;又或是負責帶領的草草了事地練習了,然後就在崇拜帶領時「聖靈感動,亂帶一通」;作為樂手,往往又不願意付出多一點時間去練習,但又說好想彈得好一些⋯⋯這樣教會的崇拜事工是不會向前進步的。向前進步的意思,不是「製作」上的進步,而是我們作為教會有沒有好好牧養和栽培信徒,或是某某機構近日爆紅,就請他們來分享下,帶領下崇拜,然後就如copy cat一般,死抄爛抄?只有花拳繍腿而欠缺內功心法。筆者認為,這不是那些機構有甚麼問題,而是教會在崇拜的事工上太短視,以為有那些外殼就可以了,卻欠缺了崇拜神學上的反思和深度;而作為信徒,又誤把那些近乎音樂會般的崇拜節目當為崇拜的全部,以為教會的崇拜都應該是有樣學樣,而產生了錯誤的觀念和期望。就是這樣,崇拜被踐踏了。
而我們,亦去錯了地方,甚至⋯⋯拜錯了神。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崇拜無式
兄弟二人,聽後無言。
這個場景,就好像我們常常談及的「所謂」崇拜模式,為了這個「討論」,不少教會裡的弟兄姊妹死傷無數,教會也淪為戰場。最常聽到,也許是甚麼「傳統」、「現代」,又不知何時何刻,竟然又出現了一個名稱叫:「敬拜讚美」的模式。有一次筆者負責做一個音樂會的監製,在彩排後,帶領大家一同祈禱敬拜,為音樂會作靈性上的預備,整整30分鐘的過程中,筆者只帶了一首詩歌,就是30分鐘裡面都是帶著同一首詩歌,中間穿插了祈禱和經文。完了之後有一位弟兄前來問筆者是不是某某靈恩教會的背景,筆者回答是浸信會背景,那弟兄說:「原來浸信會也是敬拜讚美的嗎?」
這真是十分之好笑!試問有那一間教會不是敬拜上主的教會?有那一個基督徒群體不是讚美的群體?甚麼時候「敬拜」和「讚美」變成了一個模式而不是本身崇拜中就是要做的事情。
的確,我們都不能避免在這個漩渦之中掙扎:因為當我們討論崇拜的時候,其中一樣就是我們該如何「進行崇拜」,筆者很喜歡威爾遜(Jonathan Wilson)在《真的上教會?》(Why Church Matters?)一書中所用的字眼-踐行(Practice),以筆者對此字的理解,就是「具有實踐性的行動」,崇拜就是一個踐行信仰的途徑,而這個行動應該是基於信仰的內容去做而不是基於行動的模式,因為只有信仰內容才可以帶出我們應有的行動模式,所以當我們能夠基於聖經正確地踐行崇拜的時候,就會叫人透過我們在崇拜中的踐行而知道我們信仰的內容。已故的羅拔・韋柏博士(Robert E. Webber)生前提倡揉合崇拜的理念,就是集不同宗派、傳統或模式的崇拜於一身,互補不足,在豐富而正確的崇拜內容底下,去踐行祟拜。雖然韋柏博士不能繼續他的研究,但仍然有不少他的門生依然在這個範疇上不停的研究、演進。
筆者曾經在機構當過同工,負責「製作」敬拜聚會,而且當一有機會時,就會抽空到不同的教會去參加崇拜,有參加過聖公會、信義會的,也有一段時間在一些被稱為靈恩派的教會中崇拜,當然也會參加天主教的崇拜。當中有一個發現,就是無論任何教會,如何去踐行崇拜,若在崇拜中失落了信仰的內容時,根本就已經是大錯。曾經試過在靈恩教會的崇拜中,被整個崇拜內容震懾!是內容,不是它的模式!坦白說,那次的樂手根本就「彈錯了很多」;也試過在一間禮儀教會中看到很多漂亮的禮儀動作,但卻跟崇拜的內容,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是為做而做。
當然,若問到那種崇拜模式最為筆者所愛?坦白承認是天主教的崇拜。
看見嗎?崇拜模式只是個人喜好而已!再動聽的音樂舖排,若失去了崇拜正確的內容,只會是鳴鑼;再漂亮的禮儀,若沒有清楚叫人領會箇中的道,也只是響鈸。我們常把不同的崇拜傳統、模式看成了鐘擺一樣,不是左,就是右,然後就是圍著鐘擺去爭論,反卻失去了崇拜應該專注的東西,就是基督信仰的核心。下次當大家討論崇拜的問題時,試試討論一下詩歌內容的神學反省;又或是祈禱文的內容,是否合乎聖經的原則。這些討論,比模式之爭更為實際。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是麼?Potato??
其實崇拜中還有很多其他的事奉人員。我們數一數:站在教會門口派發崇拜禮儀,向每位回來的信徒問安,有些教會會稱他們為接待大使,又或是親善大使等等;另外,崇拜中協助收奉獻的司事,有些教會會有讀經員,有或者是負責協助派發聖餐的執事。以上所有都是崇拜中的事奉人員,筆者夠膽說,這些事奉人員,他們在崇拜中的重要性,絕對不會少於那些負責聖樂事奉的弟兄姊妹。
當一個弟兄姊妹回到教會,不論是新來賓還是舊相識,歡迎他們的總會是一張親切的笑臉和一句問安,這張笑臉和這句問候,不單只是所謂的盡「地主之儀」,而是更要讓人感到上主的平安和關懷,這也應該是每一個人來到教會可以得到的一份舒適和安歇。
每一次崇拜都會有奉獻,也是信徒在崇拜中以具體的行動回應上主的恩典,而每次都會有若干位弟兄姊妹協助收奉獻。這個「行動」就正如出埃及記二十四章中的記載,以色列人按十二支派立了十二根子,又打發少年人去獻燔祭,又向上主獻平安祭(出24:4-5)。在出埃及記二十四章中,雖然未有上主對利未人才可作祭司的指定,但我們都相信,經過了三天的預備(十九章),這些能夠被打發去做獻祭的人,必定是做好了預備,是上主所悅納的人。所以在崇拜中可以協助收奉獻的弟兄姊妹,也是「利未人」,他們在席間收好了會眾的奉獻,然後把奉獻帶到上主的寶座前呈獻,是一個獻祭。這個事奉,也不是「簡單」或次一等的事奉,跟敬拜隊的事奉,絕對是同樣的重要!
對於某些教會,協助派發聖餐也是執事的其中一個職份。弟兄姊妹從他們手上接過了餅和杯,就是耶穌基督的身體和寶血,這是一個何等有份量的事奉!在於筆者而言,聖餐絕對是整個崇拜的高峰,當作為事奉者,要在聖餐禮中參與事奉,更是戰兢,因為事奉者手持上主施恩的工具,就是基督的身體和寶血,又受上主的委託,把恩典發到弟兄姊妹的手上。大家能想像到,可以有份於這個事奉上,是何等美的事!手中拿著的餅和杯就上主的施恩工具,怎會不戰兢?怎麼可以馬虎了事?
有時聽到一些信徒在事奉上的分享,他們可能會以為某些事奉好像比較「低層次」一點,或又者說自己只是:「small potato」(小人物)。但其實在崇拜的事奉中,不會有高低之分,也沒有一個事奉比另一個更為重要。因為每個事奉者和他的崗位,都是上主的呼召,都是在聖殿中不同的供職。所以,不是只有那些站在台上的事奉人員才是「利未人」,就算只是一個向新來賓遞上「來賓留名表」的事奉者,他的身份都是一位君尊祭司,因為這是基督為我們從死裡復活,救贖我們後,我們所得的身份,就是上主光明的兒女,是基督尊榮的僕人。正因為這樣,即使我們在崇拜中沒有被分派了特定的職事,我們本身也有一個很重要的職事在身!就是作為一個會眾!作為一個崇拜者!都是一個在聖殿供職的事奉者!這是上主呼召我們每個信徒都要作的事!
我們要肯定,就是無論在崇拜中我們有甚麼的事奉,或許是在台上作帶領,又或是在台下作支援、接待,甚至是一個會眾,都要專心一意去作,都要在基督跟前自我省察,以致我們都成為聖潔,合乎主用!
在崇拜的事奉中,是沒有「small potato」的!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聖洗與聖餐(下)-聖餐
答案就是聖餐。當信徒接受了洗禮,歸入基督後,就是藉著聖餐與基督有更深入的聯合。
在新約聖經還沒有成書,教會還未被建立之前,當主耶穌基督被出賣的那個晚上,已經有聖餐了:耶穌與門徒一起守逾越節的晚餐,祂為眾人設立了聖餐,從那一餐開始,這個由基督親自設立,又吩咐門徒要遵照而行的聖禮,就成為了基督救贖世人,成全上主對世人救贖之約的標記。
在出埃及的記載中,上主吩咐以色列人守逾越節的晚餐。這一餐,令以色列人可以從法老手上被釋放,重獲上主子民的身分;這一餐,是上主帶領他們起行離開埃及的號角聲;及後,這個逾越節的晚餐,成為了世世代代的以色列人被救贖的標記,是上主向他們施恩的工具,也是上主要他們時常重溫救恩的滋味,叫以色列人不可忘記上主的恩惠,要常存感恩的心。
到了新約的時代,耶穌在守逾越節晚餐的時候,為門徒和世人設立聖餐,而整個上主的救贖行動最終就在耶穌身上得到完滿。基督設立聖餐,祂說:「這餅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擘開」,「這杯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使罪得赦。」而基督最終亦成為了上主的羔羊,在十字架上面作了贖罪祭。餅和杯成為了聖餐的標記,而聖餐就是救恩的標記。聖餐的設立,不是新取代舊,而是令到新和舊的約一脈相承,連貫在一起,是同一份的恩約,不過是更深入和堅固,因為這是藉著道成肉身的聖子基督而立的約,沒有因為人的軟弱而帶有瑕疵,反而充滿了上主的完全。
不同宗派的信徒有不同的聖餐禮儀,但最核心的「動作」一定是「吃」,人類之所以陷入罪中,也是因為「吃」。當蛇引誘亞當和夏娃的時候,他們聽了蛇的說話,就「吃」了禁果,罪就是這樣進入了世界,人類就是因為「吃」這個動作而置身於罪當中(Commit to Sins)。當上主要拯救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祂吩咐以色列人要「吃」羔羊;當上主在西乃山與以色列人立約時,以色列人觀看上主,又「吃」又喝(出24:1-11);在聖餐中,基督吩咐我們要「吃」祂的身體(和喝祂的血)。逾越節的晚餐、西乃之約和基督設立的聖餐,「吃」都成為了當中的具體和集體行動,以色列人和當代的信徒都是聽了上主的說話,然後以色列人在逾越節中「吃」,我們在聖餐中「吃」,就表明了我們是與上主立約的群體(Commit to Covenant)。兩個的「吃」,一個在創世之時,叫人陷了在罪中;而另一個,就指向上主的拯救。或許這是上主的幽默,以「吃」制「吃」。
崇拜的其中一個向度,就是基於上主和我們之間的約,我們才可以崇拜上主。而這個約,最終是指向天上的盼望,我們崇拜上主,也就是正在預嚐天上的筵席。因此當我們來到聖殿,向上主獻上了讚美,又領受了上主的恩惠、話語之後,就是要進入崇拜的高峰之中:也就是聖餐。
我們吃基督的身體,喝祂的血,就是要讓基督的生命融入我們的生命之中,我們每次守聖餐的時候,就是讓我們的生命在基督內得到復興和更新,為到基督臨在我們中間而感恩,也是表明我們對基督再來的盼望。所以我們在聖餐禮中會帶著感恩的心誦讀(唱)獻心頌;也會唱聖哉頌,這是對施恩的上主的讚美;唱出上主的羔羊,是因為我們都是藉著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功勞而罪得赦免;一同以主禱文禱告,就是因為我們期盼上主的國度,也深信上主是供應的上主,又是會救我們脫離兇惡和危險的,而且更要宣告:國度、權柄和榮耀都是屬於上主的。
聖餐,不但是新約和當代信徒的事,也表明了這約是從亙古到今天,以至是將來也是歷久常新的。坦白說,對筆者而言,一個沒有聖餐的崇拜總是有種「欠缺」的感覺,總是不夠完滿。由於歷史上的種種因素,今天很多新教教會都只是每月只有一次或兩次的聖餐崇拜,但其實聖餐包含了豐富的意義,所以聖餐才應該是每次崇拜的高峰,每個主日的崇拜,都應該是一個聖餐崇拜。人性一點去說,就好似一對新人,互訂盟約,簽過了婚書,以盛宴來與親朋好友一同慶祝,席間充滿感恩、愛和歡樂,但若沒有之後的盛宴,就總覺得有點欠缺。況且,上主與我們之間的永約,更是深厚、更具意義,而聖餐這個屬靈的筵席,更非人間的筵席可媲美。
洗禮讓我們歸入基督,進入上主的榮耀之中;聖餐讓我們的生命融入基督的生命之內,與基督一同坐席和分享屬靈盛宴,讓我們洗禮的生命得到餵養、飽足。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聖洗與聖餐(上)-聖洗
一般福音派教會對洗禮的看法,就是信徒藉著洗禮向人和世界作見證,表明自己的信仰;又或是受洗是歸入基督,加入教會。而且在參加洗禮前,有很多的栽培班要參加,還有洗禮班⋯⋯等等,這些都是正確的。
在早期教會,由於要小心,不要讓逼迫教會的人混入教會群體之中,他們對新加入的信徒會先作觀察、教導,才慢慢讓他們受洗和一同領聖餐,及至4世紀後,基督教成為了國教,基本上每一個人一出世就是「基督徒」,接受洗禮就是很自然的。到了16世紀宗教改革後,加上人文主義和理性思維的抬頭,基督新教普遍都認為信徒要先接受基督,又要好好地學習信仰,不但除了情感上的認信,也要頭腦上的認識。才可以接受洗禮。
在今天的教會,我們會發現有很多信徒,可能信了很多年,也不會接受洗禮,通常他們的原因都是幾個:覺得自己做得未夠好;又或是不知道這間教會是否適合自己,萬一洗了禮又想轉教會怎算?又或是他們會以為口裡承認,心裡相信便已足夠,洗禮不洗禮,何須太急?還有一個筆者認為最好笑的:聖經知識未夠好。
若要等我們表現得「好」才接受洗禮,根本就是天方夜談,聖經已表明:沒有義人,一個也沒有,我們怎樣靠自己也不會有「好」表現。另外,洗禮首要的是歸入基督,而不是單單加入教會,加入教會是加入基督的身體,而且任何一間教會都是基督的身體。沒錯,正正就是因為我們的聖經知識不足,所以就會誤以為口裡承認,心裡相信就足夠,但卻沒有理解聖經如何向我們說明洗禮的事;再且,聖經中的奧祕就如三一上主一樣高深,誰人會斗膽說自己已看穿了這個奧祕?
那麼,洗禮是甚麼呢?洗禮有甚麼屬靈意義呢?
羅馬書6:4-5教導我們:「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是要我們行事為人都有新生的樣子,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人中復活一樣。」(還有歌羅西書2:12-13)
原來洗禮是叫我們去死,就是歸入基督的死,和祂一同的埋葬,也和祂一同的復活,有新生的樣子,就是脫去從前活在罪裡的樣子,從今活在父的榮耀之中。洗禮就是把我們再次創造的一個過程,一個出死入生的過程,令本來已是死亡的生命重新帶來盼望、氣息,是要人藉洗禮可以白白領受上主的恩賜,就是新的生命和生活,亦是讓人可以進入上主的國中,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努力,而是靠父的榮耀,基督的死和復活。當我們接受洗禮的時候,就是讓我們的「老我」與基督一同被釘死、埋葬,又藉基督的復活,使我們罪得赦免,叫我們同得新生的生命。這就如洗禮的過程,進入水中,然後從水裡上來。
當基督接受洗禮的時候,祂在水裡上來,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他。」也有聖靈如鴿子落在基督身上。我們受洗,就是歸入基督,意思也就是保羅所指的:「如今活著的不再是我,仍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我們藉著洗禮,可以分享基督的生命,就是一個豐盛和永恆的生命,還有可以分享到上主的榮耀、本性(彼後1:4),而且也可以與基督一樣,稱上主為父。因此,我們洗禮的時候,天上的父就也會對我們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不是我們做了些甚麼,而是基督先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成就了這個救贖,祂先為我們走過和勝過苦難。
洗禮就是叫我們與基督同死,因而得著新的生命;也令我們可以分享基督的生命,又可以跟基督一樣稱上主為父。這樣說,當然不是指沒有接受洗禮的就不能有新的生命,不能稱上主為父,而是當我們能夠從聖經中明白多一點洗禮的事,我們就不用再單以人的角度來思考洗禮的問題,而可以多明白上主的心意和聖經的教導,以及洗禮其中的一些屬靈意義。
在Signs of Life中還有一句話:「洗禮不單是一個儀式,也不單是一個加入教會的通道,更是帶領我們進入更深的約、新的家庭、新的生命、新的出身、新的創造。」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一齊來「變」「態」
答案可以很簡單:因為我們是上主的子民,祂是創造的上主,也是看顧世上萬物的上主,又是向我們施恩的上主,在祂裡面有救贖,有憐憫,有恩典⋯⋯等等,因此我們每個信徒,都要在主日回到教會去以心以靈去崇拜這位偉大又尊貴的上主:在上主的施恩座前向祂認罪,求祂赦免;在上主的寶座前向祂獻上感恩祭;在上主的聖山中聆聽祂的訓誨,遵行上主的道,行在祂的路中;又一同領受基督的身體和寶血,還有上主手中所賜的恩福、聖靈轉化生命的能力,從而立志在世上作上主的見證。
話雖如此,我們真的是這樣踐行嗎?或者不是!
我們聽道的時候,坐姿是如何的呢?腦袋裡又是否在想著其他事情呢?甚至我們是以一個甚麼的態度去聽道呢?「好悶呀,呢個講員講嘢都唔好笑嘅。」「正!超爆好笑,呢個gag一流!」然後我們就只記得一個一流的gag但不知道聽了甚麼的道。又或是心裡暗中不爽:「而家你話我呀?!」上主的話就是有益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吧!「又係呢尐道理?我知啦!聖經無新嘢喇咩?」上主的道是「真」的道,不只是道理這樣簡單,而是真理,我們不可能在崇拜中為迎合每一位信徒的個人口味,而胡亂把這道變成「新」而又不「真」的東西。當我們在崇拜中一同誦讀經文時,我們是否只在「口噏噏」便算數?甚至沒有參與在其中?又或是在崇拜中同心祈禱之際,我們的心卻在雲遊?上主的道絕不能「口噏噏」便算數,上主的聖殿就是萬國禱告的殿。
我們竭力唱詩敬拜,是因為上主是當受敬拜的,還是我們喜愛詩歌或音樂?比方說若教會以詩篇取代了詩歌,每主日都是頌讀詩篇的話,我們還會這樣起勁嗎?若我們以詩篇136篇作為讚美,以啟應方式去呈獻給上主,會是如何呢?沒錯,我們只需要心靈誠實的回應26次: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為甚麼我們有時會閉口不唱?不懂唱?不想唱?沒心情?狀態不佳?若在坊間有一個「敬拜讚美」聚會只是以禱告、讀經來作為聚會的形式,會有多少人「排隊入場」?以上這些例子可能有點極端,因為除非是被上主懲罰,否則在崇拜中不應該沒有任何音樂,因為音樂是上主對人的恩賜,也是一個極好的媒介讓信徒可以藉以讚美和親近上主,但這些極端的例子卻正在挑戰我們所謂的盡心盡性盡力敬拜,或許是我們在盡心盡性盡力地enjoy?有一位牧者曾這樣說:「我們最盡心盡力的事奉,可能就是在崇拜中盡力地保
持清醒。」
我們要走到上主的施恩座前求祂的憐憫,可惜我們的自我令我們變得好像不需要上主憐憫,反而是我們回來崇拜已給了上主最大的面子。當然我們不是這樣想,但不少的時候,我們在崇拜中的言行舉止就是出賣了我們。我們說要竭力敬拜上主,在崇拜中服事上主,但卻不把遲到當作一回事,還可能大搖大擺地進入聖殿當中,唱詩歌時站得像模特兒般的有性格,喜歡就唱,清醒就加入於禱告之中,還沒有睡著就聽聽道吧,對重複的崇拜禮儀不耐煩,甚至在崇拜中嚼食香口膠或零食、看手機(看聖經?)、在程序表中畫東畫西⋯⋯我們是這樣來服事上主嗎?我們是來服事上主,不是來欣賞節目;若我們祈求上主憐憫或恩賜,這樣的態度合宜嗎?
每年的農曆年初一,我們都會在電視中看見那些爭先奪後的畫面,就是一群信眾爭相去插「頭柱香」,我們可能會覺得他們很傻,竟然在拜一個假神,又或是質疑有這個需要嗎?但我們看到他們在「信仰」上那份情操嗎?我們的上主才是真神,我們口裡常說上主配受崇拜,但為何我們對上主的崇敬卻不及其他人對偶像的崇敬?這不應是上主所配受的崇拜,我們也不能稱這是上主當得的榮耀吧!
因此,我們有必要改變我們在崇拜中的心態!
如何改變?首先,假如我們被文中那些極端的例子說中了,那麼我們就先除掉這些壞習慣吧。先從我們外在的行為做起,我們的心態自然就會改變過來,行動勝於一切是真的,崇拜本身也就是一個信徒對信仰的外在表達,連外在表達都是馬馬虎虎,我們還談甚麼心靈誠實?
弟兄姊妹,我們一齊來「變」「態」,就是從具體的行動開始,去改變我們崇拜的心態。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美,美在哪裡?
在一所宏偉的座堂中,莊嚴瑰麗,一群上主的子民高歌頌讚,同享上主的筵席,以心以靈宣揚上主的尊榮;又或是在一間小小的聖所裡,簡潔樸素,一群上主的兒女舉手呈獻,同領上主的聖言,以真以誠感激上主的恩惠。
自從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不再逼迫基督教之後,基督教在西方社會蓬勃地發展起來,信徒不用再偷偷摸摸地崇拜,不必逼在狹窄的空間、又或是在墳場的一角去進行崇拜,教堂相繼地一間一間建造起來,而且都是由政府大力支持和提供土地、金錢,一時之間整個世界都是上主的聖殿,哥德式的建築,浪漫又神聖的璧畫,閃爍輝煌的(聖)餐具,聖人的骸骨、手稿,四處都被基督教所薰染;在美麗的建築物裡面,教會開始建構各式各樣的禮儀。各樣的禮節,包括宮廷和貴族所採用的,差不多全都被採納加進崇拜的禮儀裡面,那份對禮儀的執著,當中的隆重和氣派,簡直令人嘆服,就連冊封皇帝的禮儀,都由教會去主持,這一刻,教會好像能夠完全體會「願祢國降臨」的精髓。一直至中世紀,教會在崇拜的發展,無論是其建築或禮儀,都發展得十分之美!可以稱得上為「美的宗教」。君不見不少歐洲的旅遊勝地、景點,不都是教堂的遺跡嗎?
當代基督新教教會的崇拜,也很美。有現代化的建築,有些教會更會配備強烈的舞台效果,無論是燈光、音響、科技等等,都能夠讓人感受到崇拜簡直就可以跟任何的節目製作比下去,隨時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美,對外絕不輸蝕,對內絕對精彩。教會也有很高水準的音樂人,所彈奏的都是專業的音樂;也有高級的影音設備,或許一些資源比較豐富的教會所擁有的設置,隨時能夠比美專業的音樂廳。因此,有很多教會都會花不少的金錢去擴堂、裝潢、購置器材,務求令教會變得更美、更吸引。慕道者或正在尋找教會的信徒,很容易就會比這些的美吸引下來,而在這種的美底下,信徒好像會更加的投入,更加盡心、盡性、盡力敬拜,更加看見上主的榮美。
上主的榮美,絕對配得我們以最好的東西去呈獻。昔日所羅門王所建的聖殿,所用的材料是何其的貴重,建成的聖殿更是何其的輝煌,之後並沒有一所聖殿能跟它比下去。然而我們從以色列的歷史知道,最終這聖殿並沒有好下場,從聖經中知道,這樣宏偉、輝煌的聖殿並沒有令上主特別悅納以色列人的獻祭,也沒有令以色列人特別的敬虔。同樣地,早期至中世紀是基督教發展得最快的時間,但也是教會最黑暗和腐敗的時期,教堂只令人聯想到金銀財富,崇拜的禮儀,只叫聖職人員變得高高在上,崇拜變得神秘,神學變得荒謬,這會是上主所要的獻祭嗎?
有一次,在神學院中播映了一個日本歌手的音樂會片段給同學看,強勁的音樂和舞台效果,舉手投入又熱情的觀眾,在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有人問:「那是日本教會的崇拜嗎?」當然不是,但觀眾的情緒、反應、舉止就如我們今天參與崇拜一樣,一樣的熱烈投入,舉手跟著節拍大聲歌唱,台上呼籲,台下和應,也好像我們參與大型敬拜聚會的情景一樣。這樣說絕對沒有任何貶損的目的,反而是要我們細心思想一下,在今天各種各樣的文化底下,我們應該如何持守崇拜的內涵。
崇拜的內涵就是基督信仰的內涵,應該是從道成肉身的基督裡尋找得到:上主藉著創造向世界啟示了祂自己,以十字架上的拯救行動來贖回祂所愛的世界,以聖靈不住的保護世界,叫世界被更新和轉化;崇拜就是要記念、見證、延續這歷久常新的恩賜,我們的崇拜就是要讚美、感恩、宣揚上主的作為,領受上主的聖道和聖餐,祈求聖靈的降臨。若要用三句說話去說明,就是:
「回應聖父的創造和啟示;
記念聖子的救贖和恩典;
經驗聖靈的同在和更新。」
曾經有一間教會,在崇拜唱詩的時候,突然間PowerPoint壞了,畫面漆黑一片,全個禮堂的弟兄姊妹都停了下來,敬拜隊慌忙失色,全場「靜默」。此時,牧師走了出來,跟會眾說:「上主與您們同在。」會眾就回應:「也與您同在。」接著牧師帶領會眾打開程序表繼續崇拜。
我們會否因為沒有了PowerPoint,崇拜就會變得沒有Power又沒有Point?
崇拜的美,就是在於無論任何時候、景況,三一上主都與我們同在。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我在這裡,請差遣「佢」⋯⋯
我們回到教會崇拜,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出翻去」。正如崇拜的其中一個名稱叫“Mass” (彌撒),原本有解散的意思,是由彌撒中的最後一句話:“Ite, missa est”(拉丁文),即「儀式結束,你們離開吧」而來。而離開的目的,就是要差遣信徒回到世界之中以生命和生活去作基督的見證。
以賽亞書第六章就記載了先知以賽亞在聖殿中看到異象,被上主的榮耀震懾了,更在這大榮耀之下看見了自己的罪孽,害怕得說:「禍哉!我滅亡了!」其後上主藉撒拉弗和壇上的紅炭潔淨了以賽亞,之後上主問:「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以賽亞回答:「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不少崇拜學者會把以上以賽亞的經驗與崇拜的禮儀看齊:當信徒回到教會崇拜,理應在教會中看見上主的榮耀,因而不禁地發出極大的讚美;同時因為我們見到上主的聖潔和偉大,也應該感到自我的污穢和卑微;而在崇拜中,信徒也應該可以領受到上主的恩賜、豐富、律例和典章,最終就是會被上主差遣出去,作祂的見證。今天我們在崇拜中看到的是甚麼?只是美麗的堂所而不是上主的榮耀?只是澎湃的音樂而不是獻祭的心靈?只是看重自我的喜惡而不知上主的標準?還是只是為了聚首一堂而不聞上主的呼召?
首要的,我們要看見崇拜是上主的呼召!若是我們連誰在呼叫我們也聽不清楚,當然不會知道祂是如何的榮耀,在崇拜中就會失去本來的焦點,更加會不自覺地視崇拜為娛樂我們而設的聯誼活動。
不是嗎?舊約中,以色列人的獻祭,又準時,又厚禮,外表上簡直是敬虔的典範!但聖經告訴我們:初生的牛犢、千千的公羊、萬萬的油,上主都不喜悅;節期、嚴肅會、獻祭,上主都不悅納;歌唱、彈琴的聲音,上主都不垂聽。因為以色列人只在乎踐行宗教的禮儀而漠視信仰的內涵,當日上主要他們在國中「公平如大水滾滾,公義如江河滔滔」,又吩咐他們「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主同行」,可惜,他們連窮人頭上所蒙的灰也垂涎。
對於崇拜,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去設計、預備、排練,這些絕對都是必須的,都是正確的。但崇拜不只是主日那一至兩小時的事情。我們需要在那段被劃分出來的神聖時間和空間以既定的禮儀去敬拜上主,但除了那段時間外,其實我們每時每刻也是在崇拜、服事上主。我們清楚上主的吩咐,也知道甚麼是作基督的門徒,而當我們在平日以這些作為我們生活的標準時,我們就是在崇拜了。有一些教會,會把洗禮池(盤)放在聖堂的門口處,就是要讓信徒進入聖堂時,記著我們是藉著洗禮歸入基督;當崇拜完結後,離開的時候也看見洗禮池,藉以提醒信徒要帶著洗禮的生命再進入世界。正如當以賽亞領受過上主的恩典之後,上主問可以差遣誰的時候,他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這份差遣是要我們在世上為鹽為光,去作信徒要作的事,我們不用大叫行公義、好憐憫,因為公義都不在你和我的手中,我們都是何等軟弱的人,也是需要被憐憫的一群。我們撫心自問,我們有把上主的公義作為我們個人的行事準則嗎?是嚴己的,不是嚴人。我們願意別人都得到上主的憐憫嗎?即使是那些我們不能或不願意憐憫的人,上主都能夠和願意憐憫他們。只有這樣,才是存著謙卑的心,與上主同行。
回到開首的問題:「怎麼樣的崇拜才得到上主的悅納?」聖經已告訴我們,不是只著重於花盡心思的宗教禮儀,而是當我們有基督信仰的內涵在我們生命之內,我們才能真正達致以心靈、以誠實崇拜上主。因為我們的崇拜(事奉),應當是榮耀上主,對眾人都有益處。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崇拜?咪就係食一餐囉!
說得沒錯,崇拜就是眾信徒一同前來赴會於上主的筵席之中,我們可以從聖經中找到很多崇拜和吃有關連的地方:舊約出埃及記中,上主和以色列民立約後,以色列民在上主面前觀看上主,又吃又喝(出24:11);利未記中記載的獻祭,很多時祭司或獻祭者都會在獻祭後吃掉祭物(當然是根據律法的指引去吃);到了新約,使徒行傳中就記載了當時的信徒同心合意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等等的信仰生活。
時至今天我們在崇拜中,也就是吃一餐!沒錯,就是聖餐,這是崇拜中眼見又用口來吃的一餐;還有崇拜中的聖道,就是耳聞又用心來吃的一餐!
聖餐中,我們眼見整個的禮儀,向我們重現了基督與我們立約的情景;手中的餅和杯,是基督與我們立約的具體憑據。聖餐的空間是神聖莊嚴的,聖餐的內容是豐富實在的。根據聖經福音書中基督的教訓,我們所吃的是祂的肉,所喝的是祂的血,怎麼不會神聖?我們走到上主的施恩座前,領受這份恩典,怎麼不會莊嚴?我們一同來吃喝,就是要表明我們是與上主立約的群體,表明我們是被救贖的群體,聖餐也是上主向我們施恩的工具,讓我們的生命被轉化、更新。
還有對於「吃」這個動作,我們若細心留意,昔日始祖就是因為「吃」了禁果,就向罪妥協了(Commit to Sin);因此今天在聖餐中,基督吩咐我們要「吃」祂的肉(和喝祂的血),上主把這個「吃」,從昔日的詛咒,變成今天的福音;同樣都是「吃」,但聖餐的「吃」就讓我們從罪惡之中重投於上主的恩約當中(Commit to Covenant)。
崇拜中的聖道,是一餐豐富的屬靈筵席,我們所吃到的東西,不一定是眼可見的,但耳卻可聞。我們很快想到,這裡說的就是崇拜中的講道吧!沒錯!不過除了講道是「道」之外,崇拜中其他的內容都是可聞的道。「道」可以是詩歌的歌詞,帶來我們對上主的踴躍、敬畏、渴慕,又可以是詩章、頌詞、靈歌帶給我們上主的安慰、提醒和教導,又可以是崇拜中的禱告,帶動我們到達上主的施恩座前。
所以,整個崇拜從宣召到差遣就是一篇完整的道,上主以祂的道來呼召我們赴祂的筵席,席間我們一同讚美、歡慶、獻上感恩,上主以祂的道來餵養我們,使我們得以飽足,當然這份飽足,是指我們心靈上的飽足,因此這一餐是要用心來吃。假若我們沒有好好預備自己用心來吃這一餐,如何豐富的筵席也是與我們無關。
上主是筵席的主人,是祂邀請我們,我們才可以吃這一餐,上主最著緊的不是我們如何吃這一餐,無論我們是用刀义還是筷子,抑或好像嬰孩一樣「五爪金龍」,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其中都可以吃得飽;雖然如此,我們卻要明白一點,上主是筵席的主人,祂對這筵席是有要求的,祂也會期望我們慢慢學好祂的一套「餐桌禮儀」──也就是我們在崇拜中應有的態度和秩序。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
識得講,崇拜一定講feel!
我們當然明白,崇拜不是為了讓我們有feel,也不是為要帶給我們娛樂,更不應只是我們信徒之間的「聯誼時間」。我們必定會說,這些東西,我們都明白啦!但卻有這樣的一個疑問:「我們真的是明白嗎?」在今日甚麼也講feel的世代,我們都很在意我們自己的感覺,對事對人也十分在乎於本尊的feel,而對自我感覺的重視,從生活當中,慢慢進入到我們的崇拜之內;因此,我們會常常傾向討論崇拜的氣氛、所謂的模式、我們個人有沒有領受⋯⋯等等,細心想想,這些豈不就是我們自己的feel嗎?
當然!崇拜絕對要講feel!不過卻要留意我們在feel甚麼?我們首要就是在崇拜中感受到上主的臨在和真實:不是因為音樂好好的緣故,所以我們就能感受到上主在我們當中,而是因為上主在我們當中,而讓我們可以感受和欣賞到祂所創造美妙的音樂;不是因為不好意思又或是牧者的吩咐而不要遲到,而是因為我們知道,上主在這個神聖的空間和時間中,期待與我們相遇,所以我們才不要遲到;不是因為教會在崇拜中放了一項牧禱,所以我們要在崇拜中參與牧禱,而是因為透過這牧禱,我們要體驗和參與於上主的工作之中,又與眾信徒在禱告中經驗聖徒相通;在聖餐桌上的那隻杯和碟(餅),並不單是一個宗教擺設,而是要提醒我們基督信仰的崇拜中,上主的具體和真實。我們每次崇拜或聖餐,都是在記念和承傳這個救恩的歷史,就是我們在其中回應聖父的創造和啟示,記念聖子的救贖和恩典,與及經驗聖靈的同在和更新,這三樣就是我們在崇拜中要有的「崇拜feel」,而不是feel我們自己的感覺。
又要有feel,又不是自己的feel?的確一時之間很難去徹底掌握和分辨清楚,其實關鍵是在於我們那份崇拜的feel是來自上主的滿足,還是我們自己的滿足?我們的滿足,可能只是我們感官之間的滿足,而上主的滿足,就是在我們內心之中,因著上主而不得不發出的那份澎湃、踴躍。兩種的感覺是有先後之分,我們應該是因為上主而感到踴躍,而不是因為有踴躍的音樂或其他東西才feel到上主。
我們可以學習一件事,就是每主日在崇拜前為崇拜禱告:求上主預備我們各人的心,讓我們在崇拜中能夠體驗上主真實的臨在,因著上主的滿足我們亦得以被滿足,又為每一位事奉的弟兄姊妹祈禱,願他們的事奉,都能榮耀上主,對眾信徒都有益處。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