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中的聖道(二)唱咩啫?(上)

連結:崇拜中的聖道(一)

我們常常討論有關崇拜詩歌的話題,例如:歌詞夠
Biblical嗎?神學對嗎?內容偏向自我中心嗎······等等。筆者一向認為祟拜中的詩歌就是聖道,我們所唱頌的,是聖道的本身;然後是關乎上主和世界的事,即是信仰的內容;而在崇拜的禮儀中,詩歌會幫助信徒投入和明白當中的真義。

崇拜的詩歌是聖道。我們是如何去定義「崇拜中的聖道」?筆者所指的不單是在祟拜中的講道,而是貫通整個崇拜的核心,是道成肉身的道,即是上主本身,上主本身就是創造,就是信實、聖潔的,也是拯救、愛、憐憫······等等。上主是創造,因為祂本身喜愛分享祂自己,聖潔就是上主,因為祂的聖潔本與祂共存,拯救是上主本身對世界的心意,創造就已經是一次拯救,上主本身就是愛。所以我們唱頌的,應是上主本身的屬性、作為,而不是因為基於其他的原因:不是因為上主創造了「我」所以祂是創造的主,而是祂本身就是創造的主;也不是因為上主拯救了「我」所以祂是救贖的主,而是祂本身就是救贖;上主的信實,是因為上主本身是信實,不是因為祂給了「我」甚麼;上主的愛,是因為祂本身是愛,而不是基於祂愛不愛「我」。(當然,上主十分愛我們。)正如一位很美麗的女孩,她的美麗不是因為被他者追求才美麗,美麗是她本所擁有的,不會被動搖的。

我們讚美上主,就是基於上主本身是如何,就是上主那份偉大,令我們禁不住回應這份偉大而發出讚美、感恩。例如多年前的一首詩歌:ACM的《祢是王》,就帶出了上主的偉大,祂在萬有之上的掌權,是尊貴的,我們單單景仰祂的偉大、尊貴,因此我們以屈膝頌讚作為回應,歌詞間主客有序。這類詩歌先將上主的本身直接地言說出來,讓我們從中更認識上主的本身,因而發出盡情的讚美、感恩作為回應,也應是我們在崇拜一開始頌唱的詩歌。

我們於崇拜中也會藉著詩歌去表達基督信仰的內容,是上主與世界的事情,也就是當我們遇上上主後,我們對上主的回應:在聖潔的上主面前,我們要認罪;在施恩的上主面前,我們會祈求;在領受過上主的恩賜時,我們會感恩;在生命被上主觸摸和醫治時,我們會降服。有些內容是描述他者或先賢的,例如筆者於本文要引用的其中一首:《因著信》。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把這些寫得很好的詩歌放錯了位置,反而令詩歌失去了它的意義,令崇拜失了焦點。讓我們在此也討論一下這首(類)詩歌。(承蒙原作者盧永亨先生批准使用於本文。)

這首歌述說上主的故事,也十分Biblical,更是我們信仰其中的內容,但把這首歌放了在祟拜一開始時作為讚美詩,就是一件錯事了。即使歌詞是有關我們的信仰,但這首歌的內容卻不是敬拜和讚美,也不是描述上主的本身,而是言說上主所參與和帶領的故事,再且歌詞中的「他」,是指幾位的先賢:亞伯拉罕、雅各、摩西等等,而並不是上主。歌詞既不是直接表達出道的本身,也不是群體敬拜的表達,我們卻硬把它作為敬拜之用,實在令人有點莫名。相反地,若能配合講道的內容,以這歌作為回應,這樣就如我們宣讀信經一樣,是對世界宣告我們對信仰的一份確信;又或放在崇拜的差遣禮中,崇拜聚會的完結,我們就懷著先賢留下的憑據,憑信得著上主的應許而進入世界。

上述並不是一些深奧的神學討論,只是「閱讀理解」的問題而已。我們花了很多心思去探究歌詞間的神學問題,當然這是十分重要,可是卻忽略了一些簡單的事情,把上好的東西用在錯的地方,令到詩歌不能在崇拜發揮其功用,隨時令崇拜變得一塌糊塗。當一首寫得好的詩歌,放了在崇拜正確的位置時,詩歌就自然能夠幫助信徒投入和明白崇拜的真義。篇幅有限,下回再續。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Alan Ip